|
   
签到天数: 303 天 [LV.8]以坛为家I - 金币
- 50533 枚
- 威望
- 16 点
- 好评
- 0 点
- 爱心值
- 0 点
- 钻石
- 0 颗
- 贡献值
- 225 点
- 帖子
- 6001
- 精华
- 0
 鲜花( 39)  鸡蛋( 0) |
来源:中国旅游报
11月15日,夜色微凉,灯光亮起。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体育场的看台上呐喊声此起彼伏——四川省城市足球联赛(以下简称“川超”)第一阶段正在这里展开激战,“眉山射天狼队”主场迎战“雅安貊貊队”。
“川超”是四川省首个以城市为单位组队参赛的省级足球赛事,于今年9月20日开赛,目前第一阶段已接近尾声。比赛期间,全省21个地市(州)代表队齐上阵,观赛人数早已突破百万。在赛场外,不少外地球迷选择在观赛之余游览眉山三苏祠博物馆、品尝东坡美食、体验特色民宿。从体育场到文旅圈,从现场展示到惠民礼包,热度持续攀升的“川超”成为四川“赛事+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典型,有力带动了文旅消费。
队名队徽——
亮眼展现文旅IP
“川超”开赛前,文旅元素便已率先“登场”。在球队组建的首要环节——队名、队徽征集过程中,“彰显城市文旅元素”就成为全省各地的共同选择。这一策略让文旅元素从赛事起点便得以充分展示,实现了文体旅的深度绑定。
“巴中红叶队”队名来源于巴中市南江县光雾山的红叶。每年深秋时节,光雾山景区便会呈现“漫山红遍、层林尽染”的自然奇观。自2002年以来,当地已连续举办多届红叶节,成为全国知名的秋季赏景目的地。
1869年,雅安市宝兴县首次发现大熊猫,因此,雅安被公认为大熊猫的故乡。由于大熊猫古称“貊”,“雅安貊貊队”由此得名。“队徽里面的大熊猫为何如此威猛霸气,与动物园里萌萌的形象很不一样呢?”面对网友的疑惑,雅安市网友解释:“大熊猫本来就是野生猛兽,因保护性繁育变得温顺可爱。我们选取其威猛形象,是要为球队加油鼓劲!”
“眉山射天狼队”队名则源自苏轼词作《江城子》中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队徽图案则体现了三苏祠屋檐等元素,彰显了“东坡故里”的文化底蕴和竞技豪情。
此外,“乐山味道非常队”队名展现了区域特色美食文化;“自贡灯城燊龙队”队名则将闻名全球的彩灯文化体现得淋漓尽致,队徽上威猛的霸王龙将“恐龙之乡”文旅IP呈现在观众面前;“广元剑门雄关队”更是让人第一时间联想到“剑门天下险”的剑门关景区……
融合文旅IP的同时,一些队名还极其有趣,激发了网友的好奇心。“遂宁舍得干队”队名取自沱牌舍得酒,这既是当地的经济支柱产业,也是“工业+旅游”的代表。有网友留言:“加个‘干’字是啥意思?”遂宁球迷解释说:“这既体现了遂宁人民的热情豪迈,也展现了球队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
赛场周边——
文旅场景扑面而来
当“川超”的哨声响起,一场关于城市文化的探索之旅也随即开启。赛场外,特色美食市集香气四溢、非遗展示引人驻足、特色产品供不应求……这里不仅是比赛的“第二现场”,更是沉浸式感受城市脉动的“活力场”。球迷的足迹从看台延伸到市集,一场球赛成为认识一座城的开始。
在乐山队主场外,“嘉州美市”吸引了众多球迷。百余个展位上,豆腐脑、跷脚牛肉、甜皮鸭等地方美食香气扑鼻,文创产品琳琅满目,非遗展演精彩连连。“听说现场有文旅市集,我下午3点就到了!”成都球迷江浩笑着说。“月饼完全是被‘抢’完的,球迷太多了!”夹江县“木城马记月饼”负责人马国强说,他带来的特色月饼一摆上摊位,就吸引了现场球迷争相品尝购买。
雅安队主场外的熊猫美食集市将观赛延伸为“逛吃”现场。1万余份包含甜水面、油淋鸭、干烧雅鱼的美食盲盒很快就派发一空,熊猫行李箱、冰箱贴等2300余份奖品现场送出。60余个特色美食、文创产品展位前人头攒动,草坝**、冷串串、汉源花椒等商品单场比赛期间实现销售额超50万元。
在凉山彝族自治州队主场,彝族姑娘在球场外的市集上翩翩起舞,市民游客围坐而歌,彝绣、漆器等非遗工艺品吸引大家驻足欣赏,西昌葡萄、会理石榴、冕宁火腿等地方特产和松茸、虫草、牛肉干等山珍干货热销,成为球迷“带走凉山味道”的热门选择。
“川超”比赛期间,四川全省各地还根据自身资源特色,在市区商圈、景区景点、文博场馆、夜间集市等点位融入“川超”元素,不仅有效拉动了文旅消费,也成为城市文化与生活方式的重要展示平台。
例如,遂宁设置40余个“第二现场”,覆盖大型商超、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等,带动赛场周边综合消费1400余万元;广安在华蓥山等15个景区景点设置创意足球射门、签名墙、观赛区,迎来众多外地球迷;达州以“庆双节 迎川超”为主题,将赛场打造为集观赛、旅游、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消费新场景。
惠民礼包——
措施有力拉动消费
“川超”不仅是绿茵赛场上的较量,更成为全省文旅消费的新引擎。比赛期间,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各地文旅部门,推出多项以“川超”为核心的文旅惠民举措。
围绕“观赛+旅游”“赛事+消费”,四川全省超500家A级景区、文博场馆、酒店民宿被纳入赛事生态,全省推出总额超5000万元的文旅惠民大礼包,同时开发涵盖自然景观、文化遗产、美食民宿等八大主题的40条旅游线路,让球迷在观赛之余体验“追景”“追味”。全省各地纷纷推出文旅惠民措施,将赛事门票与景区、商圈、餐饮、住宿等消费场景密切绑定,形成“15分钟观赛消费圈”,观众凭票可享景区门票减免、餐饮折扣、民宿优惠等福利。
“票根经济”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宜宾实施“三免”措施,为外地来宜球迷提供美酒免费品鉴、燃面免费品尝、新能源车免费充电服务,吸引游客约35万人次;广元推出“凭‘川超’广元主场球票免门票游览全市所有A级景区”优惠,并开展“景区门票换球票”等联动活动,受到球迷的热烈欢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于10月12日至12月30日,面向公众发放价值3000万元的40万张景区门票,有效拉动了文旅消费……
比赛期间,惠民措施引来了大批年轻人,他们通过打卡、拍照与分享,自发成为城市文化的传播者,足迹从球场延伸至街区、景区、集市与乡野。“看球”与“逛城”相互赋能,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文旅消费增量,实现文体旅的同频共振。
四川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杨振之评价,“川超”的宗旨在于群众性、参与性、娱乐性,无论是队名、队徽、广告、口号集中体现文旅元素,还是赛场外热闹的文旅产品展销,抑或是全城的文旅消费促进活动,都体现出文化和旅游部门接住了“川超”传来的好球,以赛事链接文旅资源,实现了文体旅融合发展,创造出远超球票收入的综合效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