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书香门第!

书香门第

 找回密码
 注册

这种“累”别硬扛!医生提醒持续乏力或是身体在预警

查看: 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娱乐] 这种“累”别硬扛!医生提醒持续乏力或是身体在预警 [复制链接]

Rank: 10Rank: 10Rank: 10

签到天数: 163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金币
4176 枚
威望
6 点
好评
0 点
爱心值
1 点
钻石
0 颗
贡献值
0 点
帖子
1534
精华
0
鲜花(2) 鸡蛋(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10-30 19:14:0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新华社
2025-10-30 16:53
北京
新华社银川10月30日电(记者邹欣媛)深秋时节,不少人容易把持续乏力归为秋乏。医生提醒,秋乏可短期缓解,持续超两周的乏力并非单纯“累了”,可能是身体的健康预警,盲目硬扛会延误疾病诊治。
“正常的疲劳多与短期体力、脑力消耗相关,休息、补充营养后1至3天可缓解。但是持续乏力则成因复杂,常见的可能是慢性疾病,比如糖尿病患者因胰岛素功能障碍,常出现乏力、口渴、体重减轻等症状;甲状腺功能减退者代谢减慢,会乏力、怕冷、精神萎靡;贫血患者血液携氧不足,表现为长期乏力、面色苍白、头晕心悸等。”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医师崔丽萍说。
不良生活方式也会诱发持续乏力。崔丽萍说,长期睡眠不足,即每晚睡眠少于6小时且质量差,会导致身体机能难以修复、神经递质失衡;饮食缺乏蛋白质、维生素B族等营养素,会影响肌肉合成与能量代谢;久坐不动者肌肉力量下降、心肺功能减弱,易陷入“越不动越累”的恶性循环。
心理问题也不容忽视。崔丽萍说,长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身体,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出现乏力、失眠等症状,这类乏力常伴随情绪低落,却易被当作“压力大”硬扛。
缓解持续乏力,应先调整生活习惯。医生建议,保证每晚7-8小时高质量睡眠,避免熬夜;均衡饮食,多吃优质蛋白、新鲜蔬果和全谷物,少吃高油高糖食物;每周3-5次中等强度运动,每次30分钟左右,改善代谢和肌肉功能。
医生提醒,健康管理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干预”,面对不明原因的持续乏力,别抱“硬扛就好”的侥幸心态,若自我干预后乏力未缓解,还伴有体重骤变、发热、胸痛等情况,需及时就医,通过血常规、血糖、甲状腺功能等检查,排查潜在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完)
鲜花(2) 鸡蛋(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签到天数: 164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金币
213 枚
威望
0 点
好评
0 点
爱心值
0 点
钻石
0 颗
贡献值
0 点
帖子
543
精华
0
鲜花(2) 鸡蛋(0)
2#
发表于 2025-10-30 20:47:4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现在凡是有工作的牛马,就没几个是没点小毛病的。以后慢性病的群体估计会爆发。
鲜花(2) 鸡蛋(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