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书香门第!

书香门第

 找回密码
 注册

巫溪嫁花:从“心思”藏妆奁 到“新思”传非遗

查看: 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娱乐] 巫溪嫁花:从“心思”藏妆奁 到“新思”传非遗 [复制链接]

Rank: 12Rank: 12Rank: 12

签到天数: 1217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金币
11294 枚
威望
53 点
好评
0 点
爱心值
0 点
钻石
0 颗
贡献值
6 点
帖子
53223
精华
0

活动之星勋章 富翁勋章 出勤勋章

鲜花(0) 鸡蛋(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10-21 20:49:0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来源:光明日报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棂,洒进重庆市巫溪县红池坝镇就业扶贫车间。国家级非遗“巫溪嫁花”代表性传承人唐丽娟站在木桌边,拿着针线一边示范一边为几位“绣娘”讲解:“绣‘巴渝山茶’要从边缘往中心走,针脚要像梯田一样一层一层叠上去。”说话间“针动线飞”,素白布面上渐渐有了花瓣的轮廓。

巫溪嫁花据传源于古巫咸国“姑娘学绣,为己备嫁”的巴渝婚俗。女孩自幼便随母亲或祖母学习,先是简单的“一字针”,再到比较复杂的“打籽绣”,然后是寓意吉祥的“步步生莲”和寄托祝福的“鸳鸯戏水”。女儿出嫁前,母亲会陪着赶制嫁花,一针一线满是对生活的热望。

“巫溪嫁花有平绣、挑花、锁绣、打籽绣等10多种针法,其中最有特色的是挑花,绣的时候不描底稿,只凭‘隔三挑二,逢五留一’的口诀‘数纱走线’,就可以绣出工整对称的图案。”唐丽娟说。

受母亲影响,唐丽娟打小就喜欢做绣品,长大后却发现号称“虽经百年,颜色如初”的巫溪嫁花正在“褪色”:年轻人偏爱制成品,旧绣片总被当成“废品”。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唐丽娟开始走村串户的“寻绣之旅”。20多年间,她收集了400余幅古老绣片,整理出10万余字的针法口诀与民俗故事。

“巫溪嫁花蕴藏着一代代巫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的使命就是让这份‘心思’继续传承。”唐丽娟说。

如今在巫溪,像唐丽娟这样致力于嫁花技艺传承的人越来越多。李小秋也是国家级非遗“巫溪嫁花”代表性传承人。近年来,她一边积极参加上海世博会等各类展会,将嫁花带到国外,一边走进校园和社区传授嫁花技艺。“非遗不能只放在博物馆里,也不能只在几个传承人间‘传承’。”李小秋说,“嫁花的每一根丝线都是记忆,每一个针脚都有温度,希望它能成为可以触摸、可以使用、可以分享的生活美学。”(记者 张国圣 通讯员 郑小明)
(责编:梁秋坪、薄晨棣)
鲜花(0) 鸡蛋(1)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2Rank: 12Rank: 12

签到天数: 163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金币
11356 枚
威望
9 点
好评
0 点
爱心值
0 点
钻石
0 颗
贡献值
0 点
帖子
3018
精华
0

书香爱好者勋章 出勤勋章

鲜花(3) 鸡蛋(0)
2#
发表于 2025-10-22 00:10:0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希望所有的文化都能很好的传承下去
鲜花(3) 鸡蛋(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