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535
- 在线时间
- 461 小时
- 好友
- 0
- 分享
- 0
- 日志
- 0
- 主题
- 77
- 帖子
- 357
- 精华
- 0
- 阅读权限
- 50
 
签到天数: 455 天 [LV.9]以坛为家II - 金币
- 535 枚
- 威望
- 0 点
- 好评
- 0 点
- 爱心值
- 0 点
- 钻石
- 0 颗
- 贡献值
- 0 点
- 帖子
- 357
- 精华
- 0
 鲜花( 0)  鸡蛋( 0) |
来源:大河报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陈海峰陈曦通讯员马学贤
在第十五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的展台中央,一颗重达156.47克拉的人工培育钻石原石,以璀璨光芒吸引了全球目光——这是河南省力量钻石股份有限公司的最新力作,经国际宝石研究院(IGI)权威鉴定,它不仅超越了2022年MeylorGlobal公司150.42克拉的纪录,更成为目前全球已知最大的人工培育钻石单晶。这一数字的突破,不仅是单颗钻石的“重量胜利”,更是柘城超硬材料产业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装饰应用”转向“功能突破”的标志性见证。
10月15日,走进力量钻石位于柘城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生产车间,156.47克拉“钻石之王”的诞生密码清晰可循。一排排大型六面顶压机在恒温恒压环境下静默运行,内部1300—1500摄氏度的高温与5—7GP的超高压交织,模拟出天然钻石亿万年的形成条件,却将“孕育”周期压缩至数周。正是这套智能化生产系统,既能稳定产出10—50克拉的常规培育钻石原石,更能突破技术瓶颈,培育出156.47克拉的“巨无霸”单晶。“这颗钻石的成功培育,标志着我们的大颗粒单晶技术正式跻身全球领先行列,未来有望拓展出更多的应用场景,标志着钻石功能化应用时代即将到来。”力量钻石项目部主任陈亚男表示。
在力量钻石的生产版图中,156.47克拉的纪录并非孤例,另一项“钻石黑科技”同样破解着产业难题。在金刚石散热片生产车间,透明的金刚石晶片在自动化设备中缓缓沉积,这些看似轻薄的晶片,正成为解决芯片“散热焦虑”的关键。“随着5G/6G、AI、量子计算的爆发,芯片集成度越来越高,热流密度持续上升,散热已成为制约性能的‘卡脖子’问题。”企业相关负责人解释,金刚石的热导率是铜的5倍、硅的10倍以上,是最理想的散热材料。依托156.47克拉钻石背后沉淀的单晶培育技术,力量钻石针对性建设研发中心与生产线,将金刚石的导热优势转化为实际产品,为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提供“钻石级”散热方案。
从刷新全球纪录的156.47克拉钻石,到守护芯片的金刚石散热片,力量钻石的突破源于持续不断的科技攻关。这家2021年在深交所上市的龙头企业,不仅手握“全球最大培育钻石”的纪录,更攻克了“IC芯片超精加工用特种异型八面体金刚石技术”,填补多项国内空白、打破国外垄断;其参与研发的“半导体材料高质高效磨粒加工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还斩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用硬核技术为我国芯片制造提供高端耗材保障。如今,企业已形成培育钻石、金刚石单晶、微粉三大核心品类,旗下宝晶新材料等子公司的智能化工厂,正将156.47克拉背后的技术实力,转化为规模化、高质量的产业优势。
力量钻石的成长,是柘城“中国钻石之都”实力的生动缩影。这座拥有223家超硬材料企业的县城,金刚石微粉年产量和出口量占全国90%以上,培育钻石产量占全国50%以上,年产值撑起全县工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近年来,柘城围绕“微粉做精、单晶做强、制品做大、钻石做亮”的思路,布局金刚石产业园、钻石珠宝产业园等载体,构建起从原辅材料到终端消费品、高科技功能材料的全产业链——而力量钻石156.47克拉全球纪录的诞生,正是这条产业链技术实力的最佳证明。
从156.47克拉“钻石之王”登顶全球,到金刚石散热片破解芯片难题,力量钻石正以科技为刃,在超硬材料赛道上不断突破。未来三到五年,随着产业链持续完善,这里将加速成长为技术领先、品牌知名的产业集群,让“河南智造”的“钻石光芒”,既闪耀在纪录榜单上,更守护着“中国芯”的未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