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书香门第!

书香门第

 找回密码
 注册

“人美大红袍”再出发

查看: 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娱乐] “人美大红袍”再出发 [复制链接]

Rank: 12Rank: 12Rank: 12

签到天数: 1173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金币
11777 枚
威望
53 点
好评
0 点
爱心值
0 点
钻石
0 颗
贡献值
6 点
帖子
52700
精华
0

活动之星勋章 富翁勋章 出勤勋章

鲜花(0) 鸡蛋(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9-7 19:51:5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在美术界,能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一本“大红袍”,是很多美术家的梦想。这份荣耀不仅是体现艺术成就、确立美术史地位的社会荣誉和精神嘉奖,还可能成为收藏界的风向标。也因了这份“热度”,导致仿制者蜂拥而至,画作质量、评选标准的认定等,引发各式争议。

  现实之变,如何应对?前辈之功,如何弘扬?答案,藏在它的起点里。

  1993年,繁简字体双版《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丛书首辑推出,汇聚徐悲鸿、黄宾虹、齐白石、傅抱石、张大千等20位近现代名家的精品力作——书中的每一幅作品,均是从公私收藏中甄选的佳作,且多数为首次亮相。彼时,美术事业和艺术品市场均步入快速发展期,这套图书以超拔的内容品质,成为业界公认的“极品”,抑或是一股清流,为良莠不齐的美术出版行业建立起良性评价机制,也强化了美术界的时代经典意识。又因丛书统一采用庄重的“中国红”烫金书函的装帧风格,被赋予“大红袍”之美誉,成为美术出版品质与权威的象征。

  如今,人民美术出版社为这段历史锚定新坐标:近期,“人美大红袍”注册商标,30多年约定俗成的人美“大红袍”称谓,实现向国家知识产权局认证的注册商标的跨越。这一变化并非简单的名称更迭,更是对过往乱象的回应,对新时代美术出版价值重塑的宣告——以商标注册为起点,延续经典品质,拓展艺术门类,将“人美大红袍”作为推动美术出版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让文化品牌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承载着前辈心血与业界期待,“人美大红袍”的再出发,当有怎样的担当?

  百年前,鲁迅在《新青年》发表他对进步的美术家的看法,其中提出的观点至今仍具深刻指导意义:“我们所要求的美术家,是能引路的先觉”“我们所要求的美术品,是表记中国民族知能最高点的标本”。鲁迅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其对美术的洞见同样指引着百年来中国美术的发展。“大红袍”初版时,同样将关注思想和技艺融为一体的作品放在首要位置。今日时代的深刻巨变和多元复杂的现实,既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亟须艺术显示出思想的力量。因此,“人美大红袍”的再出发,首先是艺术思想力的再出发。

  植根于时代的“人美大红袍”,更要紧扣百年来美术事业发展的主流追求。过去,“大红袍”曾划分为“中国近现代”和“中国当代”两个系列。但正如靳尚谊先生所言,美术领域的“当代”更多指向装置性、观念性的艺术形式,若用作历史分期并不严谨。新的“人美大红袍”将探入百年美术史的深处,触摸艺术现代性的足迹,发掘几代美术家融合中西、开拓中国现代美术之路的梦想。由此,丛书将仅设“中国近现代”“中国现当代”两个系列,以“现代”二字的标定,凸显百年中国美术长河的本来与绵延不绝的艺术理想。

  再出发的“人美大红袍”,还要立足新现实,积极拥抱科技的进步。当下,跨界融合已成趋势,美术在细分领域上的专深和学科间的无限交叉融合,正催生艺术新形态,既重塑美术教育,也拓展艺术传播路径。“人美大红袍”当顺势而为,不再局限于中国画的出版,向油画、版画、雕塑、书法篆刻等艺术门类敞开大门,尽显中国美术的多元魅力;不再局限于纸质书的出版,借数字技术、新媒体艺术搭建可视化“艺术场景”,让高品质的美术出版以更鲜活的方式触达大众。

  我们期待,“人美大红袍”不仅是一套丛书,还是鲁迅笔下那种“能引路的”力量,更是百年中国美术坚守文化主体性的结晶。

  (作者为中国美术出版总社社长)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07日 08 版)
(责编:白宇、卫嘉)
鲜花(0) 鸡蛋(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