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到天数: 158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 金币
- 3648 枚
- 威望
- 6 点
- 好评
- 0 点
- 爱心值
- 1 点
- 钻石
- 0 颗
- 贡献值
- 0 点
- 帖子
- 1347
- 精华
- 0
 鲜花( 1)  鸡蛋( 0) |
本帖最后由 拾壹壹 于 2025-8-3 09:20 编辑
来源:信息先知道
2025-08-02 20:04
江西
近日,有市民在北京、河北、山东等北方省份发现了白纹伊蚊的踪迹,引发公众关注。这种“长得像花蚊子”的蚊虫,其实并不简单,它是登革热、寨卡病毒、黄热病等多种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之一。
白纹伊蚊原本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沿海及热带地区,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频繁,它的“地盘”正逐渐向北扩张。专家提醒,北方一些气温较高、湿度大的城市,已具备白纹伊蚊繁殖条件。
它长什么样?
白纹伊蚊又叫“亚洲虎蚊”,体表黑色,有明显白色条纹,尤其在腿部和背部一眼可辨。比普通家蚊更活跃,且白天就能叮人,传播效率极高。
为何要警惕?
这不是普通蚊子叮你一下那么简单。若被携带病毒的白纹伊蚊叮咬,可能引发高热、皮疹、关节痛,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而登革热、寨卡病毒等疾病,过去多见于东南亚、南美等地,如今在我国局部地区也有暴发记录。
北方真的危险了吗?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数据,白纹伊蚊目前已在多个北方城市监测到,虽然密度尚不高,但其快速繁殖能力不容小觑。尤其是在夏季暴雨频发、水坑积水严重的时期,极易形成适合其孳生的环境。
如何防范?
清理家中积水容器,如花盆托盘、饮料瓶盖等;
避免在草丛、树荫等蚊虫密集区逗留;
出门使用驱蚊剂、穿浅色长袖长裤;
门窗加装纱网,保持室内干燥。
疾病预防无小事,一只小蚊子,可能引发大问题。及时了解、科学防护,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