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到天数: 1289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 金币
- 41596 枚
- 威望
- 304 点
- 好评
- 0 点
- 爱心值
- 34 点
- 钻石
- 0 颗
- 贡献值
- 735 点
- 帖子
- 10931
- 精华
- 0
 鲜花( 8)  鸡蛋( 0) |
最近有两则新闻看得人心里暖暖的:一则是华东政法大学女生公寓有了一间设施完善的保洁员就餐室;还有一则出现在瑞金医院的电梯里,那里有一位被叫做“小太阳”的电梯司机,在按钮间逗大家一笑:“别把我当扶手哈,上次被人扶了一路!”大家来到医院总是焦虑紧张,但她的幽默却让人们紧绷的神经松弛下来。
两件看似不相干的事,本质上都在修正某种“错位”。过去我们默认保洁员在厕所休息,医院是愁云惨雾的场所,却忘了这些默认的背后,藏着多少被折叠的尊严和叹息。
我们总把食堂打饭阿姨、楼道清洁工当作“背景墙”,就像游戏里重复固定台词的NPC。但现实不是虚拟世界,那个总问你“同学要什么菜”的阿姨,家里可能有正在高考的孩子;电梯里为你按下按钮的工作人员,或许刚处理完不顺心的事。当我们停下脚步,看见具体的人,那些“背景墙”就开始松动。
因为善意和关怀,“背景墙”里开始有了温度。在华政女寝的保洁员就餐室里,桌椅、冰箱、空调、微波炉等设施一应俱全。此外,已有地方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让每一个努力奔跑的奋斗者都能被看见、被关爱、受尊重”。而瑞金医院的电梯里则是另一种善意。那位被称作“小太阳”的电梯司机,每天要在轿厢里往返数百次,却在机械的升降中注入人情味。
前阵子网上流行过“NPC文学”,许多人自嘲每天三点一线,像游戏里按程序运行的配角。但现实中真正的NPC困境,不是重复的生活轨迹,而是把彼此都物化成背景板。当我们默认保洁员蜷在工具间吃饭时,何尝不是给自己套上了“主角思维”的枷锁——总觉得别人的困顿与己无关。
事实上,那些为保洁员争取休息室的年轻人,恰恰打破了这种无视。他们列出的清单看似琐碎:储物柜要带锁扣、折叠床得加软垫、微波炉功率不能太小。这种较真,本质上是在拒绝成为“冷漠的NPC”:不把他人当作没有痛感的程序,也不放任自己沦为只会复读“现实就是这样”的麻木看客。就像游戏里的NPC虽然无法改变主线剧情,但耕作的村民、打铁的铁匠,都在用存在本身丰富着世界。
社会何尝不是如此?当我们给储物柜贴上名字、在电梯里播撒笑声时,是在告诉每个曾被忽略的“小角色”:你的疲惫值得被安放,你的温度能够被感知。或许我们终其一生都成不了改变世界的主角,但至少可以不做冷漠的NPC——看见那个蹲在消防通道吃饭的身影,就递上一把椅子;听到电梯里机械的楼层播报,就回馈一句真诚的“谢谢”。这些微小的互动,终将让所有“配角”的故事都生长出属于自己的主线剧情。
当某个群体的困顿被看见、被共情、被改变时,整个社会的尊严地基就坚实了一分。从厕所隔间到电梯轿厢,这些曾经被我们忽视的角落,因为关怀,正生长出属于所有人的体面。
来源:青年报
评论员:陈嘉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