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书香门第!

书香门第

 找回密码
 注册

多地课间延长至15分钟,多出的5分钟从哪来?

查看: 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娱乐] 多地课间延长至15分钟,多出的5分钟从哪来? [复制链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签到天数: 8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金币
1159622 枚
威望
10718 点
好评
16 点
爱心值
168 点
钻石
0 颗
贡献值
12685 点
帖子
15651
精华
0

书香宝贝勋章 书香爱好者勋章 书香支持者 叱咤风云勋章 优秀会员勋章 活跃分子勋章 风雨同舟勋章 贡献大使勋章 富翁勋章 发帖达人勋章 鲜花大使勋章 臭蛋大使勋章 出勤勋章 言情勋章 耽美勋章 大威勋章 妙手生花勋章 有求必应勋章 爱心值勋章 预告大师勋章 发书达人勋章 博闻强识勋章 影音大师勋章 贴图大师勋章 骨灰玩家 小鸡 顶级会员勋章 精华勋章 土财主勋章

鲜花(536) 鸡蛋(5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2-19 12:26:2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近日,全国多地中小学陆续开学,不少学生和家长发现,课间休息时间被调整为了15分钟。

调整源自近年来一些学校出现的学生“课间不出教室”现象:由于休息时间短、有安全顾虑等原因,不少孩子无法在课间出教室自由活动。随着“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孩子”的呼声增多,以及保证学生每天校园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去年秋季学期,自北京、福建等地开始尝试将课间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后,今年春季学期,江苏、湖南、海南、河北等多地开始跟进该政策。

多出来的5分钟从哪来?

最早尝试把课间时间延长的北京,是从大课间的时间里着手。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北京市教委主任李奕对《焦点访谈》说:“我们那5分钟是从大课间里头挪出来的,大课间原来是40或35分钟,做一套广播体操用不了那么长时间。”

除了从大课间里腾挪,澎湃新闻观察到还有学校从午休时间中拆出一小段时间,用以缓解课间休息时间过短的问题。例如根据长沙市雨花区长塘里第三小学的最新作息时间表,其中午离校时间从12:05延后到了12:10,而下午入校时间则从14:00提前到了13:55。

除此之外,还有学校会在上学、放学时间上做出调整。例如南师大附小铁北新城分校就取消了以往8:20到8:30的课前准备(早自习),从而将首节课的上课时间提前了10分钟。


为了匀出课间一刻钟,并同时兼顾孩子上下学、午饭等时间,很多学校可谓是精打细算。南师大附小铁北新城分校为了让学生依旧能在新作息表里做到12点就餐,将上午的最后一节课从40分钟压缩到了35分钟。

课间时间延长后,学生和家长的感受如何?

家住杭州市余杭区的王女士的孩子对澎湃新闻说,她的孩子四年级眼睛已是近视,学校作息时间刚调整时,她有点担心课间时间延长导致放学时间延后,进而影响孩子的睡眠时长,但目前看,并无太大影响。同时,王女士的孩子也很喜欢新的作息表,因为“(课间)玩的时间变长了”。

但也有家长觉得受影响不小。李女士的女儿在广州市越秀区的一所小学上学,她在接受《羊城晚报》采访时表示,课间延长导致中午放学时间推迟,严重打乱了孩子的午休等生活节奏。“以往我们12点放学,下午2点前要到校,这两个小时的时间里要往返学校、吃饭和午休,本来时间就非常紧张,(现在)突然又少了10分钟。”李女士说。

此外,也有家长和老师担心“课间一刻钟”落实起来有难度。一位在合肥教书的小学数学老师对澎湃新闻说,原本一节课40分钟都讲不完知识点,如果采用调整课时时长到35分钟的方式,到点下课的难度无疑会更大。

不过,目前各地对于课间15分钟机制还处在摸索和适应阶段。为了避免出现一刀切的问题,诸如杭州等地就采用了申报试点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先积累经验后,再逐步推广。

同时,各地也未急于全面延长课间时间。江苏、浙江将调整缓冲期设置为一个月,海南的调整缓冲期为一个学期,广东则是“探索课间15分钟制度”,未设置具体时间表。

课间一刻钟,是体育锻炼的需要

根据《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切实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

为了保证学生每天2小时的运动时间,除了延长课间休息时间,各地教育部门印发的相关文件中,对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强度等都设置了各式各样的目标。


例如广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两小时的通知》中,就严禁“拖堂”或以其他方式挤占学生课间时间,不得以任何借口限制学生课间活动自由。

而目前针对中小学体育锻炼指标最细化的,当属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和北京市体育局联合在2月17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体育八条”)。

例如针对体育课的实施过程中,“体育八条”明确要求强化运动负荷监测,杜绝“说教课”和“不出汗”的体育课,防止教学内容碎片化、随意性;首次明确,中小学每学期要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班级联赛,突出“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

另外,“体育八条”中还提到,北京“将深入推进体教融合,定期安排体校教练员和优秀退役运动员进校,每周指导学生开展至少1次专项训练,每年举办至少一期‘三大球’、田径、游泳等项目体育教师运动训练培训班。”

记者注意到,根据“体育八条”,北京将从小学四年级开始,逐步增加学生单杠悬垂支撑和斜身引体项目,从而支持学生上肢力量的提升。这很明显是在补短板。

根据教育部等部门每隔5年开展的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的数据,相比80后,90后、00后的上肢力量下降明显。同样是14岁的初三男生做引体向上,1995年被抽查的学生里,成绩的中位数是4个,2005年时则是3个,到了2019年,一半以上的男生做不了2个。

不单单是引体向上,90后、00后的身体素质整体都弱于70后、80后的青少年时期。尽管2019年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显示,中国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等多项体能指标都较2014年时有所好转,但仍未恢复至上一代。


除了身体素质上的问题,目前中国青少年面临的最大两个健康难题就是肥胖和近视。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1.1%和7.9%,并呈逐年递增趋势;而根据国家疾控局公布的监测数据,2023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小学生36.7%、初中生71.1%。

那成为“小胖墩”或“小眼镜”是不可避免的吗?其实未必。随着《2023年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计划》等政策明确提出学生总体近视率会被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后,各地对中小学生体育活动的支持力度愈来愈大,不少行动已取得成效。例如截至2024年,长沙市的学生近视率已从2021年的53.6%下降到了50.1%,体质健康优良率也从42.0%提升到了55.1%。

不过,需要客观承认的是,保障学生运动的挑战依然很多。

一些学校的师资力量暂时还支撑不住“每天一节体育课”。“我们全校56个班,落实每天一节体育课,每周要开280节课,至少需要15名专职体育教师。”皖北地区一位小学校长向《安徽体育联播》提到,但目前学校只有5名体育教师、3名聘用教师,实际缺口近一半。因此,学校有近一半的体育课由语文、数学老师来上。

不过,随着“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而准备各种必要条件,将成为更多人的共识。广州某区的一位校长对媒体表示,全区的体育老师缺口高达500多人:“对于学校来说,这学期招聘的重点肯定是体育老师。”

来源:澎湃新闻

❤做一阵风吧,有温柔也有英勇❤


鲜花(536) 鸡蛋(52)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