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2193在线时间710 小时好友2分享0日志0主题8帖子318精华0阅读权限70
 
  
 签到天数: 21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金币2179 枚威望7 点好评0 点爱心值0 点钻石0 颗贡献值2457 点帖子318精华0
 
    鲜花(0 )   鸡蛋(0 ) | 
| 本帖最后由 逐清月 于 2012-6-12 16:11 编辑 
 【文案】
 小白文案:简单的说,就是女扮男装混军营,被雌雄不辨的将军看上眼。
 继而发生一系列纠结事件。
 
 诗意文案:
 尽管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
 尽管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
 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的悲欢啊
 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
 蹲踞在荒莽的山巅
 冷眼看人间恩怨
 
 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
 写你不能成篇
 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
 火中有你万里的躯体
 有你千年的面容
 
 有你的云 你的树 你的风
 敕勒川 阴山下
 今宵月色应如水
 而黄河今夜仍然要从你身旁流过
 流进我不眠的梦中
 
 ——席慕容《长城谣》
 
 内容标签: 情有独钟
 
 搜索关键字:主角:子青,霍去病,阿曼 ┃ 配角:李敢,易烨,缔素 ┃ 其它:赵钟汶,徐大铁,公孙翼
 
 【站内书籍链接】 《士为知己》作者:蓝色狮
 
 【原创书评】
 应4楼所求书评
 唔,无意看到有人求评论,我就写写。没神马写书评的经验,拍砖请温柔啊喂
 本身我不是很喜欢看同人文,纯粹个人喜好,总觉得有一种亵渎的赶脚,不知道为神马
 但是,这本书,出乎我意料的觉得还不错
 开篇很简单嘛,女主为了报恩吧,替易氏出征,有种花木兰替父从军的错觉,o(╯□╰)o
 虽然略显单调,没有新奇感,但却是后文的必要铺垫
 不出征肿么可能遇上霍去病呢,是吧是吧
 从应征开始,子青的道路就不是很顺畅
 不过,子青是谁啊,墨家人有木有??!!
 墨家人该有的品质在子青身上体现的那叫一个淋漓尽致
 文中慢慢展现出的女主的品质,让我执迷
 我本来就挺喜欢墨家的,看完这文,更加喜欢墨家了,有一种近乎崇拜的情结
 我很喜欢子青,她的执拗,她的坚强,都让人不由自主产生一种怜惜感
 但是,她本身其实是不需要怜惜的
 她不是万能女主,她只是有自己的坚持,而这份坚持让我很感动
 因为看得时间有点长,所以我情节有些模糊了,只记得看书时候的那种悸动
 这文,在我看来,很大气
 它不是单纯的儿女情长,它更多的着笔于战场,大漠,以及人的坚持,信仰
 很多话,都直接戳中我萌点,也戳中我泪腺
 ~~~~(>_<)~~~~ ,想起来鼻子就酸了
 原谅我文笔浅薄,表达不出来了,%>_<%
 文中的感情没有大起大伏,很细腻,很简单,却深到人心里去
 这文人物塑造的很不错,可圈可点,让人慢慢的不由自主的就喜欢上了
 除了子青之外,我最喜欢的一个人就是阿曼
 阿曼是楼兰的王子,我喜欢他,是因为我觉得他最懂子青
 他也是爱得最直接,最纯粹,最浓烈的那一个
 他懂她,也爱她,所以他会耍心眼来留住她,却绝对不会害她
 他懂她,也爱她,所以他想带她走,却还是选择成全她
 呼,无能星球人,再次强调,拍砖请一定要温柔啊喂
 附上战后节选2小段
 
 晨曦初现。霍去病靠在一块山石上,胳膊上的伤已粗略包扎过,正在听各营回报伤亡人数。
 ——“虎威营,全营余二百三十六人;建武营,全营余三百一十二人,祁校尉战死;建威营,全营余三百五十人;扬烈营,全营仅余四十三人,施校尉战死……连伤者在内,全军只余两千八百一十三人。”
 一个个冰冷的数字。
 一张张似乎尚鲜活的面孔。
 嗓子里头甜腥的东西涌上,霍去病硬是梗着脖子,仰头灌下一大口匈奴人的马奶酒,紧接而来的一阵狂咳逼着他把酒尽数吐了出来,淡淡的红。
 赢了!竟是这样赢了!
 他带出来一万人马,一夜之后,仅存两千余人。
 还有七千余人,正静静躺在他的面前。
 “将军!”赵破奴急急赶到他面前,披头散发,身上几处口子虽包扎上了,血仍是透了出来,“此地不宜久留,伤卒众多,也须得尽早赶回去救治。”
 沐浴在微弱的晨光之中,霍去病低低咳着,没有看他,只道:“得把兄弟们都埋了!”
 赵破奴喉头一哽,他何尝不想如此,只是眼下又哪有挖坟的功夫,余下的十个人中九个伤,大战初歇又何来气力。
 “将军……”他想劝。
 “我不能让他们暴尸荒野,会让野兽、鸟禽糟蹋的……就在那里吧,”霍去病打断他,手指向朝东的山坡,坡下有一处天然的浅浅的凹处,“……朝着汉域。”
 说罢,他咽下喉头的腥甜,站起身来,径自动手拖起最近的一具汉卒尸首。
 “将军!”
 他的背影倔强如铁,赵钟汶再无力劝阻,遂招呼其他士卒都来帮忙。
 众士卒见将军亲自动手,皆默默无语地加入进来。
 他缓缓地研着墨,一下又一下,良久才提起笔来——此次出征,连破匈奴五大部落,击杀匈奴折兰王,卢侯王,虏浑邪王之子及相国、都尉,获休屠王之祭天金人,共斩获八千九百六十人。对于圣上来说,此简战报是不折不扣的捷报。可对于他而言……
 一万汉军随他出征,离开皋兰山的时候,仅余两千八百一十三人,待到了渡口,重伤不治而亡者又有数百人,均被就地掩埋,能上船的汉卒不足两千三百人,其中伤者过半。
 七千余人埋在了皋兰山下,此生再也回不来。
 “将帅要扛的,并不仅仅是输赢。”——不期然,他复想起舅父说过的那句话,淡淡的一句话,他直至此时此刻才知道舅父扛了些什么,而自己肩上要扛的又是什么。
 胳膊上的伤处痛如火烧,手中的笔犹有千斤沉重。
 一字一字,他在灯下缓缓写着。
 | 
 
总评分: 金币 + 50 
 + 1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