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书香门第!

书香门第

 找回密码
 注册

【2025/01/01出版】《苦涩的灵药》作者:[美]詹妮弗·范德贝斯/译者:林华

查看: 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预告] 【2025/01/01出版】《苦涩的灵药》作者:[美]詹妮弗·范德贝斯/译者:林华 [复制链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签到天数: 854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金币
1146627 枚
威望
10715 点
好评
16 点
爱心值
168 点
钻石
0 颗
贡献值
12232 点
帖子
15636
精华
0

书香宝贝勋章 书香爱好者勋章 书香支持者 叱咤风云勋章 优秀会员勋章 活跃分子勋章 风雨同舟勋章 贡献大使勋章 富翁勋章 发帖达人勋章 鲜花大使勋章 臭蛋大使勋章 出勤勋章 言情勋章 耽美勋章 大威勋章 妙手生花勋章 有求必应勋章 爱心值勋章 预告大师勋章 发书达人勋章 博闻强识勋章 影音大师勋章 贴图大师勋章 骨灰玩家 小鸡 顶级会员勋章 精华勋章 土财主勋章

鲜花(536) 鸡蛋(5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1-20 09:32:5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xixi392 于 2025-1-20 09:44 编辑



作者: [美] 詹妮弗·范德贝斯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出品方: 新思文化
副标题: 沙利度胺、“海豹儿”和拉响警报的英雄
原作名: Wonder Drug: The Secret History of Thalidomide in America and Its Hidden Victims
译者: 林华
出版年: 2025-1
页数: 504
定价: 78.00元
装帧: 假精装
丛书: 新思·纪实
ISBN: 9787521770643



【编辑推荐】

◆ 如果你喜欢《隐谷路》,你一定也会喜欢《苦涩的灵药》。

◆ 协和、北医、首医、上医、同济、华西、湘雅、中山……获多所中国著名医学院校和研究机构14位学者赞誉推荐,包括来自所有10所中国排名前十的医学院校(复旦大学版排名、业内著名媒体“医学界”版排名) 的专家。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马凌感动推荐,儿科医生、科普作家李清晨作序。

◆ 1粒小小的药片,如何引发“医学史上最大的一场浩劫”,致使全球上万新生儿成为四肢畸形甚至缺失的“海豹儿”;一群坚守科学原则和良知的英雄,尤其是三位杰出的女性,如何力拒沙利度胺的上市申请,避免新生儿畸形的风暴席卷美国;贪婪逐利的药企如何对已知的风险视而不见,在美国分发数百万片沙利度胺用于“临床试验”;美国官方如何营造虚假叙事,掩盖美国“海豹儿”悲剧的真相,无视美国的受害者。

◆ 从这场医害事件中我们该汲取怎样的教训?还是说我们每一次都要亲历灾难才能学乖?

◆ 2024年度安德鲁·卡耐基非虚构图书奖提名作品,英文版尚未上市即登顶美国亚马逊医学史、医学人物传记、女性研究三项分类榜榜首,将被影业巨头派拉蒙拍摄成电影,制作阵容豪华。

----------------------------

【内容介绍】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家有着深厚纳粹历史背景的德国制药公司无意间研发出了一种名叫沙利度胺的药物。在经过粗劣马虎、错漏百出甚至捏造数据的实验后,这种“没有风险的万灵药”被作为助眠、镇静以及缓解孕妇晨吐反应的药物上市。短短几年间,沙利度胺还被授权给全球近50个国家的制药公司生产和销售。很快,“医学史上最大的一场浩劫”拉开了帷幕:很多孕妇仅服用过1片沙利度胺,却产下了四肢像鱼鳍或者海豹爪子的“海豹儿”。

与此同时,也有制药公司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提交了沙利度胺的上市申请。但FDA的医学审查官弗朗西丝·凯尔西敏锐地注意到,申请材料中存在诸多漏洞、错误和安全隐患。她也留意到了大洋彼岸的欧洲正在涌现的“海豹儿”。面对来自制药公司以及与制药业有着“特别友谊”的FDA上级的巨大压力,凯尔西坚守科学原则和良知,多次拒绝批准沙利度胺的上市申请,阻止了新生儿畸形的风暴席卷美国。

凯尔西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她还有为数不多的几名盟友。他们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吹哨人,身有残疾却远赴欧洲深入调查的杰出学者,率先报道美国沙利度胺问题的调查记者,以及敢于挑战总统权威,将人民的健康和安全置于首要考量的联邦参议员。在这些英勇人士的共同努力下,美国于1962年通过了监管药物临床试验和审批的法律,以避免类似的悲剧重演。

但美国的沙利度胺故事还有不为人知的一面。基于翔实的史料和深入的调查,《苦涩的灵药:沙利度胺、“海豹儿”和拉响警报的英雄》向美国几乎没有沙利度胺受害者的美国官方叙事发起了挑战:尽管沙利度胺从未在美国上市,但多达5家制药公司仍然向全美上千名医生提供了至少250万片沙利度胺用于所谓的“临床试验”。这些沙利度胺被随意地开给了近2万美国人,包括数千名育龄妇女,其结果是美国至少降生了近百名“海豹儿”。掩盖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的,是制药公司和药试医生赤裸裸的谎言,是FDA为了推卸责任对信息的隐瞒和对调查结果的歪曲解读,是美国司法部对肇事药企的网开一面。时至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FDA仍然坚称美国只有9名沙利度胺药试受害者。

贪婪逐利的资本、监管的低效缺位、相关法律的不健全共同酿成了沙利度胺的悲剧。阅读并铭记这段历史有助于我们认识药物临床试验和安全监管的必要性,避免悲剧重演。

----------------------------

【医学等相关领域推荐专家】

姜玉武,北京大学医学部儿科学系主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童医学中心主任

周文浩,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院长;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组长

罗小平,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儿科学系主任;同济医院儿科学系主任;同济儿童医院院长

梁德生,中南大学医学遗传学研究中心教授;中华预防医学会出生缺陷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朱珠,北京协和医院教授;国家卫健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委员

陈孝,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主任;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委员;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赵立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治疗药物监测和临床毒理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临床药理学青年组副组长

胡晓静,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中华护理学会新生儿学组副组长;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科联盟新生儿亚组组长

李智文,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员;国家卫健委生育健康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邓黎,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药剂学系副教授

余沛霖,浙江大学医学院毒理学教授

王岳,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医学伦理与法律学系教授

谷晓阳,首都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医学伦理学与医学史学学系副教授

仇子龙,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松江研究院特聘教授

【推荐与赞誉】

救命的灵药,也可能是致畸的毒药。当制药业成为大生意,资本的逐利本性可能导致巨大的药品安全问题。这本书的作者用了6年时间, 通过283次采访和数千份文件,不仅还原了20世纪最大的医药丑闻,而且出于调查记者的良知和勇气,进一步揭示出被美国各个权力部门竭力隐瞒的受害者规模。在继承“ 发掘黑幕”的传统方面,这是一部震撼之作。——马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苦涩的灵药》出色地讲述了医药领域的一个惊悚故事,也尖锐地揭开了一场被遗忘的美国悲剧。詹妮弗·范德贝斯穷尽6年的开创性研究,以对难以磨灭的细节的敏锐观察和坚如磐石的道德信念写出了关于制药业渎职行为的一部令人震惊的长篇叙事。——帕特里克·拉登·基弗,畅销书《什么也别说》《疼痛帝国》作者

《苦涩的灵药》既是幸存者所面临的艰苦斗争的感人故事,也是调查性新闻报道如何发挥作用的鲜明例证。如果这本书的出版能提高各方对美国沙利度胺事件的认识,那么它就完成了一项重要并值得称赞的使命。——《科学》杂志

詹妮弗·范德贝斯引人入胜的新书表明,20世纪60年代早期真正发生在美国的事情远比我们记得的更令人痛心……范德贝斯的讲述充满了热情、力量、共情,穿插其中的受害者的故事更加深了内容的沉重感,书的结尾处也再次把叙述拉回到受害者身上。——《哈佛公共卫生杂志》

这个故事有真正的英雄,也有真正的恶棍。读过《苦涩的灵药》,你会感激这世上有意志坚定的科学家和研究流行病的书呆子这些真正花时间来细读数据的人。你也会感激具有奉献精神的儿科医生、屡屡碰壁却坚持不懈的父母,还有范德贝斯这样刨根问底、坚忍不拔,能够挖出应该让世人知道却尘封已久、被刻意隐瞒的往事的调查记者。——《华盛顿邮报》

詹妮弗·范德贝斯灵动而深入的《苦涩的灵药》讲述了沙利度胺悲剧的来龙去脉。书中的叙述如同约翰·勒卡雷的惊险小说,从一个国家跳到另一个国家。希望美国政府能知错认错,确保幸存者得到承认和足够的支持。美国的幸存者人数估计有100人左右,他们的身体真正成了现代药品安全的试验平台。——加拿大《环球邮报》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已有 1 人评分金币 收起 理由
胡米 + 10 谢谢您的支持!

总评分: 金币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做一阵风吧,有温柔也有英勇❤


鲜花(536) 鸡蛋(52)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