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37029
 - 在线时间
 - 2150 小时
 - 好友
 - 8
 - 分享
 - 0
 - 日志
 - 0
 - 主题
 - 497
 - 帖子
 - 556
 - 精华
 - 2
 - 阅读权限
 - 100
  
 
 
 
     
签到天数: 260 天 [LV.8]以坛为家I - 金币
 - 36129 枚
 - 威望
 - 440 点
 - 好评
 - 0 点
 - 爱心值
 - 3 点
 - 钻石
 - 0 颗
 - 贡献值
 - 1334 点
 - 帖子
 - 556
 - 精华
 - 2
 
 
 
 
  鲜花( 82)   鸡蛋( 0)  | 
 本帖最后由 大铁棍子 于 2016-10-30 22:35 编辑  
 
 
 
下载地址:《大唐悬疑录:兰亭序密码+璇玑图密码(出书版)》作者:唐隐【完结】 
http://www.txtnovel.vip/thread-3611287-1-1.html 
 
作者:唐隐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2月  
 
内容推荐 
今日流传之《兰亭序》,竟是唐太宗亲手伪造? 
《兰亭序》原名《临河序》,在东晋时期史无记载。直到南朝刘孝标所注的《世说新语》中才提到此文,全文共153字。到了唐代,《临河序》改称《兰亭序》,在序文中增加了167字,全文共324字,此版本最终流传后世。1965年,郭沫若曾发文指出《兰亭序》并非王羲之所作,引发了一场轰动全国的学术大辩论。而在唐代,拉开悬案大幕的却是一桩自古未有的刺杀案。 
  
元和十年(815年)六月初三,长安街头,天光未亮,大唐宰相武元衡正走在上朝路上,随身卫队的灯笼突然被箭射灭,数十名杀手从黑暗中涌出,带头者手起刀落,砍断武元衡脖子,拎走头颅。 
次日,女神探裴玄静收到了武元衡死前一晚临摹的半部《兰亭序》,和一首神秘的五言诗。原来,武元衡对自己的死早有预感,留下一道连环谜题,解谜者必须步步踏对,倘若棋错一着,真相就将永远湮灭。裴玄静接受使命,开始了机关密布、阻力深重的解密之旅。此后,名动天下的女刺客聂隐娘、被后世尊为“八仙”之一的韩愈之侄韩湘子、“鬼才诗人”李贺等纷纷牵扯入局;藩镇势力奇计连连;朝廷权臣各怀心机;甚至皇室深宫中也是人影闪动,鬼胎暗结,试图遥控局势。 
但真相终于越来越近,终极答案指向的竟是一个最不可能而且至高无上的人…… 
 
作者简介 
唐隐,70年代生人,外企金领,现居上海。 
悬疑推理狂热分子,烧脑文学达人。 
热衷于研究唐朝历史文化,对唐朝人物风情、隐秘文化、历史悬案等尤为痴迷。致力于为悬疑小说读者、悬疑影视剧爱好者、历史爱好者创作最为醇正的“中国风”文化悬疑故事。曾创作小说《狄仁杰》系列,网络点击破亿,影视剧筹备拍摄中。 
 
目录 
楔子 
第一章:迷离夜 
第二章:刺长安 
第三章:幻兰亭 
第四章:新婚别 
第五章:镜中人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楔子 
大唐贞观二十年,深秋的一个傍晚。 
夕阳余晖还没来得及从永欣寺的屋脊上褪尽。突然,响起一声凄厉的呼喊,打破了古刹绵延数百年的宁静。 
晚课的僧人们纷纷向外张望,只见一位老僧边喊边跑,跌跌撞撞地冲出禅房,一头栽倒在洗砚池边。 
“是辩才?”“他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吗?” 
僧人们面面相觑。 
服侍辩才的童僧阿尘跟着跑出来,冲上去搀扶辩才,“师父,您起来呀!” 
“不见了!不见了!”辩才却只顾声嘶力竭地叫喊着。 
“什么不见了?” 
“是、是兰亭……”辩才突然住了口,瞪圆两只血红的眼睛吼道,“是他!一定是他!一定是他偷走的!” 
他?阿尘好像明白过来了——三天前有个姓萧的穷酸书生来到永欣寺借宿,不知怎么就和辩才老和尚打得火热。辩才七十多岁了,性格孤僻,平常和寺里众僧都谈不到一块儿,偏偏与这个萧生一见如故。两人聊起琴棋书画来似乎很有共同语言,就在昨夜,辩才还邀那萧生在自己的禅房谈了个通宵。阿尘在旁边烹茶服侍,听二人又是对诗,又是比试书法,还谈到了什么王羲之的真迹……师父说的“他”莫非就是萧生? 
此时此刻,辩才也在回想昨夜,却已五内俱焚—— 
那萧生究竟是如何令自己卸下心防的?也许是他写的诗,“谁怜失群雁,长苦业风飘”,深深打动了辩才。于是辩才用真心和道:“非君有秘术,谁照不然灰。”就在这一来一去之间,辩才以为结识了一位平生难得的知己。所以当萧生拿出几幅王羲之的真迹炫耀时,辩才才会自豪地说:“你这几纸虽真,却非上佳。真正的佳品在我这里。” 
萧生反驳:“除了《兰亭序》,世上也没有比我这些更佳的了。” 
辩才含笑:“我就有。” 
“你有?” 
……辩才无法再回忆下去了。《兰亭序》!为了保住师父智永,也就是王羲之的七世孙传下的这件稀世珍宝,当今圣上几次三番派人来求,都被辩才以经乱散失挡了回去。实际上,那件宝贝就藏在禅房的房梁之上,世上再无第二个人知晓。可是偏偏在昨夜,如鬼使神差一般,辩才就在那萧生的蛊惑之下,亲自爬上房梁,从密洞中取出《兰亭序》,展示在萧生的面前! 
是了。如今辩才想来,那萧生见到《兰亭序》时面色大变,原非亲眼目睹珍宝时的震撼,而是奸计即将得逞的兴奋! 
“天哪!我怎么这样蠢!”辩才和尚捶胸顿足。     
今天一早萧生不告而别。辩才整日心神不宁,晚课到一半再也忍耐不住,偷偷返回禅房。刚踏进门,便看到了房梁上那个被凿开的洞。 
《兰亭序》不翼而飞! 
“阿尘!快,扶我起来,跟我走!” 
“你要去哪儿啊?师父?” 
“去找那个姓萧的畜牲啊!” 
阿尘不动。“师父,”阿尘的语调既困惑又恐惧,“那个人……他又回来了。” 
永欣寺前确有一队人马徐徐而来。辩才半跪着抬起头,昏花的老眼辨识不清为首者的面容——是萧生吗?可他何以通体火红,似沐血色残阳? 
那人终于来到辩才跟前。老和尚看清了,确实是萧生。只是原先的褴褛布衣换成了一身绛色衣冠。官服。 
辩才激越的心情突然冷下来。 
萧翼尽量不去看辩才的脸,而是紧盯手中的黄绫,朗声宣道:“大唐皇帝诏曰,僧人辩才藏匿国宝《兰亭序》,屡以虚言犯上,已属欺君之罪。现命监察御史萧翼取得《兰亭序》。朕念辩才护宝心切,不予追究其罪,另赐帛三千缎,谷三千石。”顿了顿,方压低声音道,“辩才,谢恩吧。” 
辩才和尚匍匐于地,许久一动不动。 
惭愧和内疚使萧翼无法立即拂袖而去。他想,手段的确卑鄙了些,但若非老和尚不知好歹,自己又何必出此下策?毕竟,是当今圣上想要《兰亭序》啊! 
奉旨而行,哪怕烧杀劫掠亦为正道。 
皇帝的喜悦和嘉奖,以及由此带来的许许多多荣华富贵的想象,终于战胜了最后一丝良心的谴责。萧翼走了。永欣寺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阿尘带着哭音叫起来:“师父……”从地上搬起辩才的身子。老和尚双目紧闭,一缕鲜血正沿着嘴角淌了下来。 |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鲜花鸡蛋635212809  在2016-1-24 09:38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 
总评分: 金币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