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472在线时间1162 小时好友2分享0日志0主题6帖子44精华0阅读权限30
 
 
 签到天数: 71 天 [LV.6]常住居民II 金币472 枚威望0 点好评0 点爱心值0 点钻石0 颗贡献值1130 点帖子44精华0
   鲜花(5 )   鸡蛋(0 ) | 
| 本帖最后由 伊朵浮云 于 2012-6-25 09:20 编辑 
 国文学史上的珍品:葡萄牙人十四行诗集
 
 这部感人的诗集就是他们爱情生活的真实写照。它是英国文学史上的珍品之一。其美丽动人,甚至超过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集。有多人译过这本诗集,如闻一多,查良铮(穆旦)等。
 白朗宁夫人最初开始写这十四行组诗大概是在她答应了她爱人的求婚以后的那段时间。在诗稿的最后一首诗(第四十四首)上,她留下的日期是:“1846年9月,温波尔街50号。”她不让白朗宁知道她的工作,只在信上隐约提到过“将来到了比萨,我再让你看我现在不给你看的东西。”
 1847年初,他们已在比萨住了下来,从住所里可以望见著名的斜塔。有一天,早餐过后,白朗宁夫人照例上楼去工作,把楼下让给白朗宁。他在窗前站了一会儿,眺望街景,忽然觉得屋子里有人偷偷地走着,正要回头,身子却给他的妻子推住了。她不许他回头来看,一面却把一卷稿子塞进了他的口袋,要他看一遍,还说要是他不喜欢,就把它撕去好了。她说罢就逃去了楼上。 这就是那完成了的十四行诗的原稿。白朗宁没读到一半,就跳起身来,激动地奔向楼上他妻子的房中去了。他嚷道:“这是自莎士比亚以来最出色的十四行诗!”他不敢把这文学上的无价之宝留给他一个人享受。可是白朗宁夫人却很不愿意把个人的情诗公开发表。结果这诗集就在那年由私人(她的朋友)印行了少数本
 子,未标书名,内封面上简单的写着“十四行诗集,E·B·B 作”。
 1850年白朗宁夫人出版了一卷诗集,把这十四行诗也收进在内(这是这组诗的第一次公开发表),共四十三首,还取了个总名,叫做用意是为了掩护作者的身份,使人联想到这是一部翻译过来的诗集。所以叫“葡萄牙人”,却是偶然的,与内容无关;只是因为白朗宁夫人曾经写过关于一对葡萄牙爱人的抒情诗(Catarina to Camoens),白朗宁很爱这诗,常把妻子叫做“我的小葡萄牙人”的缘故。
 1856年,前面所述的1850版的诗集第三次出版,白朗宁夫人把十四行组诗作了一些文字上的修改,并把诗集中的另一首题为《将来与过去》的十四行诗,移到组诗里来作为第四十二首诗,这样,全诗有了四十四首,这个组诗就成为定本。
 
 
 关于十四行诗
 十四行诗,又译“商籁体”,为意大利文sonetto,英文Sonnet、法文sonnet的音译。欧洲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最初流行于意大利,彼特拉克的创作使其臻于完美,又称“彼特拉克体”,后传到欧洲各国。由两节四行诗和两节三行诗组成,每行11个音节,韵式为ABBA,ABBA,CDE,CDE或ABBA,ABBA,CDC,CDC。另一种类型称为“莎士比亚体”(Shakespearean)或“伊丽莎白体”,由三节四行诗和两行对句组成,每行10个音节,韵式为ABAB,CDCD,EFEF,GG。
 
 《勃朗宁夫人十四行诗(中英版)》作者:[英]勃朗宁夫人
 
 评论:
 【我想起,当年希腊的诗人曾经歌咏:
 I thought once how Theocritus had sung
 年复一年,那良辰在殷切的盼望中
 Of the sweet years, the dear and wished-for years,
 翩然降临,各自带一份礼物
 Who each one in a gracious hand appears
 分送给世人--年老或是年少。
 To bear a gift for mortals, old or young:
 当我这么想,感叹着诗人的古调,
 And, as I mused it in his antique tongue,
 穿过我泪眼所逐渐展开的幻觉,
 I saw, in gradual vision through my tears,
 我看见,那欢乐的岁月、哀伤的岁月--
 The sweet, sad years, the melancholy years,
 我自己的年华,把一片片黑影接连着
 Those of my own life, who by turns had flung
 掠过我的身。紧接着,我就觉察
 A shadow across me. Straightway I was 'ware,
 (我哭了)我背后正有个神秘的黑影
 So weeping, how a mystic Shape did move
 在移动,而且一把揪住了我的发,
 Behind me, and drew me backward by the hair;
 往后拉,还有一声吆喝(我只是在挣扎):
 And a voice said in mastery, while I strove, --
 “这回是谁逮住了你?猜!”“死,”我答话。
 `Guess now who holds thee?' -- `Death.' I said. But, there
 听哪,那银铃似的回音:“不是死,是爱!”
 The silver answer rang, -- `Not Death, but love.' 】
 
 这是白朗宁夫人抒情十四行诗集的第一首,而就是这首诗让我有继续看下去的欲望。
 
 或许我不是很懂,但是我试图去体会。
 
 活着是为了什么?如果是我,我会说:活着就是为了死。
 
 是什么束缚着人?如果是我,我会说:是责任和义务。
 
 而,白朗宁夫人的诗带我进入了一个爱的世界。
 
 是的,活着是为了体会爱。
 
 是爱让人牵挂,让人不舍,让奇迹发生。
 
 正是这爱使白朗宁夫人从禁锢了她24年之久的轮椅上站了起来,重新回到温暖的阳光下。
 
 正因为这样这诗集的字里行间中充满了浓浓纯净的爱意。
 
 
 【我是怎样地爱你?让我逐一细算。
 How do I love thee? Let me count the ways.
 我爱你尽我的心灵所能及到的
 I love thee to the depth and breadth and height
 深邃、宽广、和高度--正象我探求
 My soul can reach, when feeling out of sight
 玄冥中上帝的存在和深厚的神恩。
 For the ends of Being and ideal Grace.
 我爱你的程度,就象日光和烛焰下
 I love thee to the level of everyday's
 那每天不用说得的需要。我不加思虑地
 Most quiet need, by sun and candle-light.
 爱你,就象男子们为正义而斗争;
 I love thee freely, as men strive for Right;
 我纯洁地爱你,象他们在赞美前低头。
 I love thee purely, as they turn from Praise.
 我爱你以我童年的信仰;我爱你
 I love thee with the passion put to use
 以满怀热情,就象往日满腔的辛酸;
 In my old griefs, and with my childhood's faith
 我爱你,抵得上那似乎随着消失的圣者
 I love thee with a love I seemed to lose
 而消逝的爱慕。我爱你以我终生的
 With my lost saints, -- I love thee with the breath,
 呼吸,微笑和泪珠--假使是上帝的
 Smiles, tears, and all my life -- and, if God choose,
 意旨,那么,我死了我还要更加爱你!
 I shall but love thee better after death.】
 
 从时常出现的上帝等宗教意味浓厚的字词中,白朗宁夫人无疑是个很虔诚的宗教信仰者。但在她心中,爱却是可以超越一切的,凌驾于生死之上。
 
 在阅读完诗集后,我特意关注了下她的生平。
 
 15岁时她不幸骑马跌损了脊椎。从此瘫痪,当时的库克医生开药方用鸦片来医治她的一种神经系统的失调。
 
 我完全难以想象,她或许遭受着怎样的痛苦,却写出了那么充满爱的诗集。
 
 
 
 本人才疏学浅,仅仅写下浅薄的一点点个人想法。
 | 
 
总评分: 金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