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到天数: 72 天 [LV.6]常住居民II - 金币
- 4714 枚
- 威望
- 18 点
- 好评
- 0 点
- 爱心值
- 0 点
- 钻石
- 0 颗
- 贡献值
- 0 点
- 帖子
- 887
- 精华
- 0
 鲜花( 13)  鸡蛋( 0) |
本帖最后由 胡米 于 2025-10-28 23:15 编辑

【作者簡介】
布赖恩·奥尔迪斯Brian Wilson Aldiss(1925~今),英国著名科幻作家,有人称他为“英国科幻小说的教父”。他的第一部长篇科幻小说发表于1958年,以后每年都有科幻作品问世。他也是科幻小说评论家、编辑,曾获得各种科幻小说奖、评论奖和编辑奖,包括雨果奖、星云奖和坎贝尔奖等。英国科幻小说协会推选他为最受欢迎的英国科幻小说家。
【文案】
《玩转整个夏天的超级玩具》是英国作家布莱恩·W.阿迪斯1969年创作的短篇科幻小说,原名为《SUPERTOYS LAST ALL SUMMER LONG》。2001年由斯坦利·库布里克改编为科幻电影《人工智能》的剧本概念,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该片,哈利·乔·奥斯蒙主演。
小说设定在近未来社会,围绕人造儿童大卫与母亲的情感隔阂展开叙事。大卫作为儿童机器人,虽具备初级情感理解能力,却因无法获得母爱陷入身份认知困境,通过与玩具熊泰迪的互动探索人性本质。故事展现人工智能对情感联结的渴望。作品被归类为软科幻,聚焦情感叙事与伦理命题,弱化科技细节描写。
【书籍类型】科幻
【站内链接】
http://www.txtnovel.vip/thread-4168394-1-1.html
【原创书评】
《玩转整个夏天的超级玩具》,虽然篇幅极为精简,却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电影《A.I.人工智能》的核心创作蓝图。透过对比原作与电影的处理方式,我们更能深刻理解人类情感与人造生命之间的复杂伦理困境。
原作小说是篇短篇小品,我的读书心得会结合原作小说和电影之间的剧情作为分享;早期的科幻特别喜欢描绘机器人或A.I的伦理和道德,这部作品我是先看电影,最近才看了原作小说,比起电影的宏大旅程,小说可以说是微观家庭,电影大卫寻找「爱」的宏大旅程,涵盖了未来社会和末世景象。
小说更像电影的序章,在小说中,大卫的身份揭示故事的末尾才揭示大卫和泰迪都是「超级玩具」的真相,在「父母」抽中生育权后,那句「该怎么处理它」,读者已然知道大卫的命运,而电影接续了小说的结局,大卫被莫妮卡抛弃后,开始追寻成为「真正男孩」的可能,以赢回母亲的爱。社会背景仅以「人口过剩导致生育管制」为背景,点出人类的孤寂。详尽呈现了未来冰封的纽约、机器人被虐杀的「肉之嘉年华」,充满了末世感。小说原作的精髓:「不被爱的超级玩具」,犹如一幅阴郁、极简的未来家庭肖像。它成功捕捉了核心的讽刺:在一个「人口过剩却极度孤独」的未来世界,人类制造出能够给予爱、渴望爱的机器人,来填补自己空虚的生活。
我认为小说的结局很残酷,电影的结局却留了些感动给观众,我还记得,电影的结局是无比动人的悲剧:漫长的岁月过去,外星文明终于发现了地球,但此时地球已再次进入冰河时期,毫无生命体征。当外星人问这名沉睡数千年的 AI男孩还有什么心愿时,他只提出了唯一的要求:「我想再看一次妈妈。」,于是外星人用妈妈的DNA创造了只能存在一天的「妈妈」,大卫就这样心满意足的抱着妈妈,沉沉的睡去…
《玩转整个夏天的超级玩具》是一则关于人性缺失与孤独的短篇寓言,它以冷静的笔触完成了对未来家庭的道德审视。而《A.I.人工智能》则是一部充满情感张力的科幻史诗,它从原作的「受孕点」出发,质问我们:
当人造生命学会了最深刻、最纯粹的爱时,人类是否还有资格,以及能力去承载这份爱?
这两部作品,无论是极简的短篇还是宏大的电影,都迫使我们直面这个伦理难题。当年饰演大卫的童星哈利·乔·奥斯蒙,其天真而充满哀伤的眼神,完美诠释了这种对爱的执着与渴望。他早期的电影作品都令人印象深刻,可惜后来的发展不尽人意,让影迷深感惋惜。 |
鲜花鸡蛋胡米 在2025-10-28 23:12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
总评分: 金币 + 145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