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书香门第!

书香门第

 找回密码
 注册

【1969字】【今日菜单】关于吃辣这件事

查看: 6|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文故事] 【1969字】【今日菜单】关于吃辣这件事 [复制链接]

Rank: 10Rank: 10Rank: 10

签到天数: 77 天

[LV.6]常住居民II

金币
5960 枚
威望
36 点
好评
0 点
爱心值
0 点
钻石
0 颗
贡献值
0 点
帖子
948
精华
0

出勤勋章

鲜花(13) 鸡蛋(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11-2 19:09:19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从科学角度而言,辣并非「酸、甜、苦、咸、鲜」五大基本味觉之一。它的本质是「痛觉」或「灼热感」,是辣椒素等化学物质刺激舌头、口腔及其他部位神经末梢,导致神经元被过度激发的反应。

既然辣是一种疼痛信号,为何世间仍有这么多人「无辣不欢」、甘之如饴呢?这或许可以用心理学上的「良性受虐」理论,以及生理学上因应疼痛而释放的内啡肽奖励机制来解释。人们在安全可控的刺激中,享受着痛感过后的愉悦与兴奋。


我似乎是个有点错位的南方人。自小听闻「南米北面」之说,北方因天寒而喜爱汤食与烈酒以温暖肠胃、驱散寒意。身处南方的我,却同样热爱暖胃的汤面料理:从牛肉面、粄条到云南米干,无一不爱。我也喜欢小酌,特别是看小说时,总要来上一两杯果酒助兴。

除了这层「假南方人」的身份,我还是个从未去过四川的「假川人」——因为我是家中唯一嗜辣者。我的祖父和舅舅虽是正宗的川人,却都是不吃辣的。每当舅舅吹嘘家乡美食如何麻辣到不可思议时,我总抱持一脸狐疑,因为常期跟舅舅相处的我,深知他本来就是不吃辣的人…

正因我是家中唯一的嗜辣者,那些我觉得美味的麻辣料理,往往只能自己独享。
(虽然妹妹总抗议她也吃辣,但她所谓的辣,不过是在不辣的食物上洒点辣椒粉或辣油。与「麻婆豆腐」、「宫保鸡丁」或「麻辣小面」这类本身即是辣味核心的菜肴,仍有本质上的区别。)

尽管如此,弟弟仍会不时将就着我。下面这张照片,是我们去吃川味牛肉面时拍下的两碗面。从面碗可以看出天差地远!



在我身边,爱吃辣的朋友屈指可数,尤其是我们单位的大学长——「火哥」。他不仅不吃辣,简直是滴辣不沾。

公司的餐厅提供套餐和自助餐两种选择。为了图方便,我们单位多半在套餐区排队,因为餐点已经预先装盘,省去了选菜的麻烦。但只要餐厅门口的菜单上出现任何一个「辣」字,不论是微辣、小辣或大辣,火哥会立刻扭头,转战自助餐区。许多我们认为毫无辣度的菜肴,他都会大呼受不了,这习惯早已是办公室的公开秘密」。

有趣的是,虽然火哥对辣度如此敏感,他却成了出国同事赠送「辣味土产」的首选对象。

有一次,他收到了一份世界排名前几名的超辣方便面——据我回忆,应该是马来西亚的鬼椒辣鸡肉杯面。这份礼物对火哥来说,简直是「致命挑战」,他当然无法接受,于是直接转赠给了我。

当晚我回家后,立刻兴致勃勃地将面泡开,想见识一下这世界之辣究竟有多么骇人。

这面连面条本身都呈现诡异的深黑色,光是视觉效果就足以让人却步。妹妹在一旁好奇围观,决定先试毒一口。结果,她只尝了一小口就彻底崩溃,咳得满脸通红,直言这根本不是人吃的东西!

最终,我还是挑战成功,将整碗面吃完。然而,即使是身为家中唯一嗜辣的假四川人,我也感觉到了极限。吃完后,我不仅全身大汗淋漓,甚至热得在椅子上都坐立难安。这场经历让我意识到:假四川人,终究不敌真世界辣。


又有一次,我和表弟在逛市集时,路过一家我常光顾的名店「绍兴炒饭」。这家店远近驰名,但有一件事却鲜为人知:他们的辣椒,是用令人闻风丧胆的鬼椒特制而成,辣度非同小可。

由于过去曾有人因乱加辣而无法完食,老板不得不大费周章,在墙上贴满了各种国际辣度指数表,详细介绍鬼椒与一般辣椒的巨大差异,以严正警告食客不要轻易挑战。坊间甚至流传着有人被辣到在地上打滚的都市传说,足见其威力。

我将这段传奇向表弟娓娓道来。他身为正宗的四川后裔(舅舅的孩子),对老板墙上那些花里胡哨的海报全然不以为意,认为不过是店家引人注目的小伎俩。

尽管他态度轻蔑,我们两人最终还是有所自知,决定不作死,都点了中辣。等候时,我们还看到墙上贴着几位挑战大辣成功的神人与店长的合影,似乎更点燃了我们的好胜心。

当炒饭上桌,这份传说中辣到会让人打滚的名菜,瞬间成为我们的战场。才吃到一半,我们就都开始满脸通红,汗如雨下。我硬撑着将整盘吃完,但表弟的「川人血统」显然无法承受如此化学级的辣度。他最终在盘中剩下一半时弃权投降。

尽管他大口灌着西瓜汁,仍无法抢救他麻痹的味蕾。他停了下来,语气坚定地对我说:「这炒饭,根本不辣!是吃起来嘴巴好痛!我不是怕辣,只是这疼痛感太强烈了。」

最后,他为这回合做了个充满川人式倔强的总结:「比忍痛,是你赢了;但吃辣,我没有输。」

于是就出现了我开头写的那段,辣,其实是一种痛觉的科普。

我另外分享一段辣椒的科普:

许多人误以为辣椒最辣的部分是种子,但科学上更精确的说法是辣椒素主要集中在胎盘,也就是附着种子的白色内膜部分。

辣椒之所以发展出如此强烈的辣度,是为了在演化中保护自己并确保物种繁衍,辣椒素会强烈刺激会咀嚼种子的哺乳动物(如老鼠、猴子)。这种痛苦的反应,能阻止它们吃食并破坏种子。但同时辣椒素不会刺激鸟类。鸟类吞食种子后会将其完整排泄,成为辣椒高效的传播大军。

辣椒的演化策略可谓高明,它既成功地利用鸟类传播,又阻挡了那些具威胁性的咀嚼动物。然而,辣椒或许始料未及:竟然出现了人类这种「变态」生物,即便感受到强烈的疼痛,却依然趋之若鹜地享用它!

除了追求这种「良性受虐」的刺激感外,我认为适当吃辣确实对身体有益,吃辣时,大脑会释放内啡肽,这是一种天然的止痛剂和愉悦剂。正是这种「痛并快乐着」的独特体验,驱使着人们不断追求辣味刺激后的满足与放松,在炎热或潮湿的地区(例如印度、东南亚),辛辣食物能促进排汗,有助于身体降温;同时,辣椒素的特性也有助于抑制细菌生长,延长食物的保质期。

各位书友,你们也喜欢吃辣,并沉浸于这种「痛感带来的快乐」吗?在你们的饮食记忆中,有哪些让你们觉得痛快淋漓的辣味挑战呢?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鲜花(13) 鸡蛋(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签到天数: 77 天

[LV.6]常住居民II

金币
5960 枚
威望
36 点
好评
0 点
爱心值
0 点
钻石
0 颗
贡献值
0 点
帖子
948
精华
0

出勤勋章

鲜花(13) 鸡蛋(0)
7#
发表于 2025-11-4 15:19:13 |只看该作者
澡澡熊 发表于 2025-11-4 14:33
小时候喜欢吃辣条,有个叫牦牛肉的辣条很辣,但吃起来很爽;长大后喜欢吃火锅,在北方就算是辣锅也是要蘸芝 ...

牦牛(猫躯一震)!?牦牛不是生长在青藏高原吗?你竟然吃过牦牛肉!?看它们那样子……肉质应该是相当精实吧,哈哈!
你们那边竟然有牦牛可以吃,实在是太厉害了。不知道牦牛肉跟我们常吃的牛肉相比,口感和味道上有什么样的差异呢?

说到吃火锅,现在天气渐凉,也差不多到了适合吃麻辣锅的季节了。我们这边也很流行麻辣锅,但因为有些朋友不吃辣,所以我们通常会点「鸳鸯锅」:锅子一分为二,一半麻辣,一半清汤,两种都能享受。

看回帖感觉你也挺爱吃辣的。不过,我现在开始比较注重养生了。这个转变具体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我记得有一次,我吃完一碗川味牛肉面,在洗碗时,发现那些鲜红的辣油特别难以清洗。我脑中突然冒出一个念头:这些辣油连沾在碗上都这么难处理,吃进胃里和肠道里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好像就是从那一刻起,我渐渐地就不再吃那么重口味的东西了。当然,我依然喜欢吃辣,只是不再像以前那样,非得要加到红通通了。
鲜花(13) 鸡蛋(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2Rank: 12Rank: 12

签到天数: 249 天

[LV.8]以坛为家I

金币
13597 枚
威望
111 点
好评
0 点
爱心值
0 点
钻石
0 颗
贡献值
0 点
帖子
1319
精华
0

活动之星勋章 出勤勋章

鲜花(2) 鸡蛋(0)
6#
发表于 2025-11-4 14:33:07 |只看该作者
小时候喜欢吃辣条,有个叫牦牛肉的辣条很辣,但吃起来很爽;长大后喜欢吃火锅,在北方就算是辣锅也是要蘸芝麻酱的,最多加点蒜泥香油之类的。我高中的时候非常爱吃一家羊蝎子火锅,辣锅虽然辣,但是有股中药味,吃起来很舒服~上了大学才知道原来川渝那边吃火锅都是油碟,试了一次油碟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基本吃辣锅都是油碟!油碟缓解了从火锅里捞出食物的辣和烫,给予一层温和的油膜,但是涮久了油也变辣油了,还是会辣得嘴唇变成香肠……
随着年龄增长,感觉自己越来越不能吃辣了,以前自己炒菜会放点小米辣提味,现在基本就是胡椒盐……前几天买了一份辣卤鸭胗,没看到辣度是中辣,久违地辣得浑身冒汗,嘴巴肿痛,但是也回味无穷,想再尝试一下~

点评

澡澡熊  不是真的牦牛,是一种做成牛肉干形状的辣条,成分还是淀粉~  发表于 2025-11-4 15:25

鲜花鸡蛋

wishingstar  在2025-11-4 15:09  送朵鲜花  并说:竟然有牦牛可以吃,你们那边太厉害了,不知跟一般牛肉吃起来有什么差异?请收下我的小花。
鲜花(2) 鸡蛋(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签到天数: 77 天

[LV.6]常住居民II

金币
5960 枚
威望
36 点
好评
0 点
爱心值
0 点
钻石
0 颗
贡献值
0 点
帖子
948
精华
0

出勤勋章

鲜花(13) 鸡蛋(0)
5#
发表于 2025-11-4 09:05:17 |只看该作者
lily30825 发表于 2025-11-4 03:55
這篇文章真的寫得太精彩了!從科學的角度剖析辣的本質,又巧妙地融入個人經驗與家族趣聞,讀來既有知識性又 ...

虽然还是喜欢吃辣,但随着年纪渐长,口味也慢慢清淡起来,最大原因是:辣虽然不属于五味,但其刺激性容易麻痹味蕾,如果加的太辣,容易食之无味;所以现在辣椒对我而言,已经变成提味的配料,不再追求这种刺激了。

话又说回来,其实辣味炒饭非常容易易重现,只要买来一盘炒好的炒饭(因为一般人家是很少有炒饭需要的大火),再加上辣椒酱就完成了,我平常吃炒饭也都会加辣椒,吃起来并没有差太多,我文中提到的「绍兴炒饭」其实卖点并不是辣,而是它们家的炒饭会加入绍兴酒,虽然我吃了这么多次也并不觉得有何差异就是了,可能是我辣椒加太多了,哈哈。
鲜花(13) 鸡蛋(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签到天数: 20 天

[LV.4]偶尔看看III

金币
58 枚
威望
0 点
好评
0 点
爱心值
0 点
钻石
0 颗
贡献值
0 点
帖子
12
精华
0
鲜花(1) 鸡蛋(0)
4#
发表于 2025-11-4 03:55:40 |只看该作者
這篇文章真的寫得太精彩了!從科學的角度剖析辣的本質,又巧妙地融入個人經驗與家族趣聞,讀來既有知識性又充滿生活氣息。那種在疼痛中尋找快感的「良性受虐」描寫得特別傳神,讓人彷彿能感受到舌尖被辣椒素灼燒時的快感與釋放。你把「吃辣」這件小事寫成了一場關於人類感官、心理與文化的探索,既幽默又細膩。看完後,我也忍不住想挑戰一下那碗傳說級的鬼椒炒飯了。

鲜花鸡蛋

wishingstar  在2025-11-4 09:06  送朵鲜花  并说:你也是喜欢吃辣的人吗?适当的吃辣对新陈代谢也是有助益的!
鲜花(1) 鸡蛋(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签到天数: 77 天

[LV.6]常住居民II

金币
5960 枚
威望
36 点
好评
0 点
爱心值
0 点
钻石
0 颗
贡献值
0 点
帖子
948
精华
0

出勤勋章

鲜花(13) 鸡蛋(0)
3#
发表于 2025-11-3 21:22:27 |只看该作者
lanlanditian 发表于 2025-11-3 19:57
北方人,小时候吃辣很上头。家里每年会熟辣椒,就是把红辣椒油炸之后,放进蒜臼子,加芝麻还花椒有盐等调味 ...

惊了!这馒头夹辣椒酱的吃法简直太赞、太生猛了吧! 我这才意识到,或许这才是真正的「王道吃辣法」!过去大家习惯在馒头里夹火腿、肉松、蛋、花生酱、巧克力,你们却直接上辣椒酱,这份硬核程度,让我不得不承认:我真的太低估北方朋友的战斗力了!

上网搜索一番,果然发现这种吃法在北方非常盛行。光是看着图片,想象那种辣味能持续一两个小时的「辣馒头」后劲,就让我跃跃欲试。


我们这里虽有剥皮辣椒包,但它终究是肉包,那种以辣椒酱为唯一主角的馒头馅料我还真是闻所未闻。出于好奇,我立刻查了查家附近哪里能买到,可惜没有现成的。不过,倒是找到了许多详细的做法教学。

没关系!下次我就锁定一罐辣度与风味俱佳、适合直接作馅的辣椒酱,自己动手尝试这份北方人独有的火辣挑战!
鲜花(13) 鸡蛋(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2Rank: 12Rank: 12

签到天数: 1149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金币
11755 枚
威望
4 点
好评
0 点
爱心值
0 点
钻石
0 颗
贡献值
0 点
帖子
3372
精华
0

出勤勋章

鲜花(63) 鸡蛋(0)
2#
发表于 2025-11-3 19:57:29 |只看该作者
北方人,小时候吃辣很上头。家里每年会熟辣椒,就是把红辣椒油炸之后,放进蒜臼子,加芝麻还花椒有盐等调味增香,捣碎成糊状,装罐,这样就是下一年的家用辣椒酱。
家里蒸馒头刚出锅的时候,我会拿一个暄软的大馒头,切来两厚片,抹上厚厚一层辣椒酱,然后均匀撒上味精,就是一个自制辣椒三明治了,吃着的时候感觉天灵盖都要被热气顶掉了,吃完之后要立刻漱口,刺激感可以持续一两个小时,大概分泌的内啡肽也很多,令人上瘾,过不了多久就会再来一次。
现在家里人饮食变清淡,不做辣椒酱了,我也改掉了吃辣的习惯,虽然偶尔还是会买包辣条尝一尝

鲜花鸡蛋

wishingstar  在2025-11-3 21:23  送朵鲜花  并说:你分享的料理看起来十分美味,请收下我的小花。
鲜花(63) 鸡蛋(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