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0311
- 在线时间
- 1137 小时
- 好友
- 0
- 分享
- 0
- 日志
- 8
- 主题
- 20
- 帖子
- 1728
- 精华
- 0
- 阅读权限
- 95
  
签到天数: 588 天 [LV.9]以坛为家II - 金币
- 10287 枚
- 威望
- 12 点
- 好评
- 0 点
- 爱心值
- 0 点
- 钻石
- 0 颗
- 贡献值
- 0 点
- 帖子
- 1728
- 精华
- 0
 鲜花( 1)  鸡蛋( 0) |
来源:北京科学中心
审核专家:彭国球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
“买奶茶附赠一整包纸巾”“喝完连跑4趟厕所”“不是真的需要别买”……近期的社交平台上,某些网红饮品成为网络热议的焦点,商家将“窜稀”作为卖点,通过隐晦的暗示,将腹泻包装成“轻盈体验”,吸引着被便秘困扰或追求快速瘦身的消费者。
但是,这些“一喝就拉”的饮品真的是解决便秘、帮助瘦身的“神器”吗?它们又藏着哪些风险?
“一喝就拉”的真相
这类饮品之所以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主要依赖三种成分机制,而这些机制均偏离了健康通便的科学路径,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肠道依赖、电解质紊乱或菌群失衡。
西梅汁、某些果蔬汁中富含的山梨糖醇是常见的“致泻”成分。人体对这种天然糖醇的吸收能力有限,当单次摄入量超过5克时,未被吸收的山梨糖醇会在肠道内形成高渗环境,像海绵一样吸收水分,导致粪便体积骤增、肠道蠕动亢进。
还有部分产品会添加番泻叶、决明子等含有蒽醌类化合物的成分,它们可直接刺激肠壁神经丛,迫使肠道剧烈收缩。长期饮用含这类成分的饮料,肠道会逐渐失去对正常信号的反应,导致“泻剂依赖”,甚至停止饮用后还会加重便秘。
此外,一些酸奶产品中添加了大量的益生菌,但益生菌并非越多越好。相关研究显示,过量益生菌会引发“菌群拮抗效应”,抑制原生有益菌生长,导致肠道蠕动紊乱,饮用者有可能出现腹痛、黏液便等症状。
潜在风险不可忽视
剧烈腹泻会导致钠、钾、镁离子大量流失,引发低血钾症,表现为肌肉无力、心律失常,严重时可诱发心室颤动。
肠道菌群需要稳定的生态平衡,而刺激性成分会破坏菌群多样性。蒽醌类泻药在肠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会导致肠黏膜色素沉着,形成“结肠黑变病”。
频繁腹泻还会干扰肠道对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的吸收,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A、D、E、K缺乏,可能导致夜盲症、骨质疏松。
真正的肠道健康调理是温和、可持续且有规律的,对比之下,网红饮料引发的腹泻往往伴随着水样便、排便急迫感、电解质失衡等情况,是身体发出的警报。
面对市场上眼花缭乱的“通便产品”和网红饮料,孕妇与哺乳期女性、儿童以及老年人尤其要注意,最好是去医院进行专业诊断。
科学调理的正确方式
优先补充膳食纤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普通成年人,每日摄入25~35克膳食纤维。日常饮食中,我们可以多吃菠菜、芹菜、苹果、火龙果等蔬菜水果,这些食物中的膳食纤维成分明确,能温和促进肠道蠕动。
保证充足饮水。建议每日分次饮用1.5-2升温水,可以使膳食纤维发挥更好的作用,帮助肠道正常运作。
适当运动。快走、游泳等中强度的运动,能刺激胃肠蠕动,维持肠道功能稳定。
肠道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维护其健康需要系统、稳定的生活方式。如有持续、严重的肠道问题,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诊断和治疗。健康不是“网红产品”的试验场,选择科学、安全的方式维护肠道健康,才是长久之计。
内容来自:北京科学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