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书香门第!

书香门第

 找回密码
 注册

【好友拼拼】肌肉壮硕等于气血充盈吗

查看: 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衣食住行] 【好友拼拼】肌肉壮硕等于气血充盈吗 [复制链接]

Rank: 12Rank: 12Rank: 12

签到天数: 279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金币
13900 枚
威望
2 点
好评
0 点
爱心值
3 点
钻石
0 颗
贡献值
0 点
帖子
5054
精华
0

出勤勋章

鲜花(6) 鸡蛋(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11-9 00:09:2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中国青年报 | 2025年11月08日 13:05:15
原标题:肌肉壮硕等于气血充盈吗

  当下,高强度健身已成为许多年轻人追求健康与塑形的重要方式。肌肉线条与力量感被视为身体健康的标志之一。然而,从中医理论的视角出发,外在的肌肉形态与内在的气血平衡之间,能否直接画上等号?不当的健身方式可能带来哪些潜在风险?我们又应如何寻求运动与养生的平衡?对此,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疼痛科副主任李树明。

  中医理论中,脾胃作为“后天之本”,承担着将食物转化为“气血”的重要功能。当脾胃强健,气血生化有源,肌肉得以充分濡养,自然会呈现丰盈、结实、有弹性的健康状态。这种状态下展现的“肌肉壮硕”,可被视为“气血充盈”的外在表现。

  然而,李树明表示,现实中二者并非总是正相关关系。

  “若脾胃虚弱,运化功能失常,即使通过高强度训练和大量蛋白质摄入催生出壮硕的肌肉块,也可能只是一个‘花架子’。”李树明说。这种情况下,肌肉缺乏气血的深层支撑,甚至可能因代谢产物堆积,导致身体沉重、乏力。

  李树明告诉记者,临床上,一些肌肉发达的年轻人伴有舌苔厚腻、脉象沉缓等脾虚湿困、气血运行不畅的体征。因此,肌肉形态并非衡量气血水平的唯一标准。

  李树明特别指出,对女性而言,过度运动与过低体脂率会严重影响气血生成与运行,导致冲任脉失调,出现月经量少、周期紊乱甚至闭经。“这在中医看来是气血亏虚、血海空虚的表现。”

  “但这些问题的出现并不是要完全否定健身价值,而是告诉我们,任何运动都应以尊重身体感受和规律为前提。”李树明说。

  中医理论主张“劳则气耗”,指超越身体承受能力的过度劳作会耗损“气”。那么,健身运动是否必然导致气的过度消耗?

  李树明认为,答案取决于“度”。中医认为“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根本,具有推动、温煦、防御等功能。适度的运动能促进气血流通,激发阳气,增强脏腑功能,属于“动则生阳”的积极过程。此时气的消耗是正常生理过程,并能通过休息和营养补充恢复,甚至实现身体机能的超越。然而,一旦运动强度、频率或时长超出个体承受范围,气的消耗大于恢复能力,长期积累就会导致气虚的症状。

  “好比一盏油灯,正常的燃烧是发光发热,但如果火开得太大,油(气)就会迅速耗尽,灯也就熄灭了。”李树明说,“想要判断健身是‘生阳’还是‘耗气’,可以观察运动后反应。”运动适宜的信号是精神焕发、身心舒畅、食欲睡眠良好;而运动过度的信号则是持续难以恢复的疲劳,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

  根据中医体质学说,运动选择应当因人而异。不同体质类型的人群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李树明分享,对于气虚体质者,由于常感疲劳、气短,运动时应以温和、低强度为主,如散步、太极拳等,核心原则是“静养为主,动养为辅”,避免大汗淋漓的剧烈运动消耗本已不足的气血。阳虚体质者多表现为畏寒怕冷、手脚冰凉,适合在阳光下进行快走、慢跑等温和的有氧运动,通过“动则生阳”的方式振奋体内阳气,同时注意避寒就温。阴虚体质者常有手足心热、口干咽燥等症状,宜选择游泳、瑜伽等中小强度的有氧运动,遵循“滋阴润燥”的原则,避免在炎热环境下大量出汗而进一步耗伤阴液。痰湿体质者多表现为体型肥胖、身体沉重,需要通过中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如慢跑、跳绳、力量循环训练等,实现“动能化湿”的目标。

  他特别建议,痰湿质与平和质的人群相对更适合进行力量训练。而对于气虚、阳虚、阴虚体质的人群而言,力量训练并非完全禁忌,但需要严格把控训练强度,建议从低重量、低组数开始尝试,并密切观察身体的反应信号,以确保运动方式与自身体质特点相契合。

  对于当代年轻人应如何摆正养生与健身的位置,李树明认为,关键在于“以养生为本,以健身为用”。

  养生为本,意味着将中医的整体观与平衡观作为健康的底层逻辑。了解自身体质,顺应自然节律,顾护气血之源,这是人们的健康的根基。根基不稳,任何外在的肌肉形态都难以持久。健身为用,则是将现代健身科学视为实现特定健康目标的有效工具,实现增肌、减脂和提升心肺功能,但不能损害健康根本。

  “人天生不完美,也无需完美。最终追求的,应是一个充满生命力、能够自我调节、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鲜活生命’。”李树明说,在健身的道路上,年轻人需要少一些焦虑与对抗,多一些智慧与从容,从而找到那条最适合自己的、通往身心合一的健康之路。

  实习生 周家安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齐征

编辑:肖潇 责任编辑:刘亮

来源:央视网
鲜花(6) 鸡蛋(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签到天数: 1205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金币
2688 枚
威望
0 点
好评
0 点
爱心值
0 点
钻石
0 颗
贡献值
0 点
帖子
1086
精华
0
鲜花(0) 鸡蛋(0)
2#
发表于 2025-11-9 01:02:3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看来是过犹不及,健身也是如此
鲜花(0) 鸡蛋(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