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到天数: 333 天 [LV.8]以坛为家I - 金币
 - 70211 枚
 - 威望
 - 35 点
 - 好评
 - 0 点
 - 爱心值
 - 0 点
 - 钻石
 - 0 颗
 - 贡献值
 - 5604 点
 - 帖子
 - 1996
 - 精华
 - 0
 
 
 
 
 
 
  鲜花( 2047)   鸡蛋( 1)  | 
 本帖最后由 闪电霹雳 于 2012-12-9 22:24 编辑  
 
 
 
闪爷>>  =-=九落说可以原创非首发,计入兼职任务,所以无良的把以前书评都集中过来,我很少写评的叹。 
 |  
  
 |  
  
 
 
书评《双曲线杀人案》  
   
地址:《双曲线杀人案》作者:[日]西村京太郎【完结】 
推荐指数:5星 
书籍类型:悬疑推理 
【文案】  
 事件的开端  
  二十五年前,正确地说是昭和十九年八月(1944年),在日本某地,诞生了一对男孩儿, 
由于是一卵性双生子,哥俩外貌无比相似,甚至父母有时也难以分辨。  
  哥俩在性格上却存在差异。哥哥内向,办事冷静,计划周全;弟弟热情洋溢,是说干就干的实干家。 
性格的不同,在这里并不具有特殊意义,因为二十五年来,兄弟俩的生活并没有受到性格的左右。  
  昭和十九年,日本究竟出生了多少对双生子,虽然谁也不知道,但是,可以认为他们哥俩的生活 
与其他孪生兄弟们的生活没有什么两样。他们都平凡地渡过了二十五年。  
  昭和十九年八月,日本在战场上的形势正急转直下,节节败退。第二年日本变成了战败国。 
战后艰难的生活给兄弟俩在心灵和肉体上带来了什么影响,很难一言而荆不过,有一点需要说明。 
战败不久,他们的父亲死于从战地带回的疟疾,自幼小的时候起,全凭母亲把他俩抚养成人。 
因此,兄弟俩虽然性情不一,但都深深地热爱着自已的母亲。  
  二十岁后,兄弟俩各奔前程了,目的是追求各自不同的生活目标。当然,并不是由于兄弟间 
常见的那种意见的对立及憎恶。  
  如果他们按照自己追求的目标生活下去的话,或许他俩的一生也就不为世人所知了。  
  可是,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事。      |  
  
   
推荐理由&原创评论  
原创简评:双线谋杀,不复杂、不黑暗,阅读性强。  
本文的开头提到《推理小说十诫》第十条即:除非先写出有双胞胎,否则凶手不准是双胞胎。  
不管是这个十诫,还是后来的侦探守则二十条以及各种推理准则,  
写者目的都是为了规范推理小说的写作手法,进行自我约束。  
多见于古典推理黄金时期,但随着推理小说写作风格方式的不断演变,这些戒律已缺乏时代性而遭到淘汰。  
因此很多推理作者并不遵守或者故意违背。  
但无论如何,凭借《天使伤痕》获得江户川乱步奖的西村京太郎在《双曲线杀人案》中,开篇就坦明罪犯是双生子。  
而读者就此跌入作者的陷阱中。这也许是属于京太郎的叙述性诡计?  
整个故事,由两个看似独立案件交替叙述推进。  
一条线索,发生在繁忙的城市中,不断有店铺报警说遇到抢劫。  
几经波折,警察终于抓到嫌犯,却大吃一惊,两人竟然是长相一模一样的双生子。  
狡猾的嫌疑犯们,往往单独作案,在摄像机下故意露出真容。而作案时又戴着手套,造成了破案的困难。  
毕竟,即使是双生子,指纹也会不同,不能确定犯人不能随意实施抓捕。  
而一份指示双生子作案的详细来信,为警察破案重大突破。这位幕后之人,到底是什么意图?  
另一条线索,一群年龄不同职业迥异的人们被神秘的邀请函带到远离尘世的“观雪庄”,免费住宿观雪景。  
这个天下掉下的大馅饼,吸引他们的同时,也带来了少许不安。但在观雪庄主人的热情招待与美丽的雪景相衬下,人们渐渐沉静在这段快乐喜悦的旅途。  
但一天园桌上突然出现一把长刀,深深插入桌中,触目惊心的视觉冲击暗藏人心深不可测的憎恨啊。  
不安与恐慌打破了沉寂。就像吹响战斗的号角,像在座的所有人无声宣战。最后,终究无人生还。  
从缺少的球杆,不断死去的人,典型暴风雪山庄模式,不难看出第二条线,是向女王《无人生还》的致敬之作。  
两条线最终要汇与一点。真相也随之浮出水面。离奇的案件背后依然还是人性的复仇。  
个人推荐此作品的原因,不仅是让人大呼上当的巧妙构思。更是社会国民性的反思。  
本作品的主线人物便是双生子。而双生子犯罪在作者那个时代,想必也是个头疼的问题。  
相同的面容,单独作案,不留指纹,互换身份。看那些被嬉耍团团转转的警察,不免觉得可笑又悲哀。  
法律滞后性,总要在时代的人与事中留下难以磨灭的伤痕。  
可以说,往往只有经历人与事的阵痛后,法律才姗姗来迟。  
所以我们看到这奇特的一幕,是一份突兀的信将双生子嫌疑犯绳之以法,螳螂捕蝉不知黄雀在后。  
京太郎的作品以及许多日本推理作品中,复仇占了重重的一大笔。曾听说,日本在过去还有专门执行复仇的执行庭。  
要复仇先须进行申报,而复仇分为同态复仇和血亲复仇。  
这也就是说,允许复仇,但必须以牙还牙或者自己本身不便让他人代为复仇。  
这段奇特的过去,也许对后来的推理作品产生影响?或者说,复仇更能体现人性。  
不管法制如何进步,观念如何革新,也许深藏在人心深处,仍然是原始的复仇本能和冲动。。。  
而承担这一切的很可能是一条无辜的生命!  
从影视作品中,双线杀人的方式也有体现。  
比如神经质的天才侦探阿蒙,往往每一集开始会发生双重谋杀案,但随着调查的深入,  
阿蒙强大的观察与分析能力将两个看似毫无关系的案件联系一起,双线最后相交与一点,原来两个案子是同个案子。  
让人啧啧称奇。当然双线杀人毕竟是双线杀人,不如一根经通到底,弯弯绕饶才初窥案情,到也是一番耐人寻味。  
推荐大家,多阅读双线模式的推理作品~  【完】  
                              
 |  
  |  
  
 
 
 |   
 
鲜花鸡蛋九落  在2012-12-9 22:29   送朵鲜花  并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砸个鸡蛋反对一下  采菊的大叔  在2012-11-30 17:00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 
总评分: 金币 + 16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