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书香门第!

书香门第

 找回密码
 注册

【2021/05/01出版】《亲爱的图书馆》作者:[美]苏珊·奥尔琳

查看: 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预告] 【2021/05/01出版】《亲爱的图书馆》作者:[美]苏珊·奥尔琳   [复制链接]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签到天数: 199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金币
381368 枚
威望
2769 点
好评
22 点
爱心值
4 点
钻石
0 颗
贡献值
28570 点
帖子
14332
精华
0

书香宝贝勋章 书香爱好者勋章 活动之星勋章 书香支持者 叱咤风云勋章 优秀会员勋章 活跃分子勋章 风雨同舟勋章 贡献大使勋章 富翁勋章 鲜花大使勋章 出勤勋章 预告大师勋章 鬼话连篇勋章 娓娓动听勋章 博闻强识勋章 影音大师勋章 贴图大师勋章 电脑大师勋章 异闻组勋章 圣诞帽勋章 小冰棍勋章 小团子勋章 十周年 红冠勋章 精华勋章 签到勋章

鲜花(1207) 鸡蛋(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4-22 16:39:1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作者美)苏珊·奥尔琳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05月

内容简介
1986年4月29号,洛杉矶公共图书馆发生火灾。大火持续燃烧七小时三十八分钟,超过百万册图书遭到严重的损坏。然而,真凶若隐若现,却迟迟未被找到。二十五年后,《纽约客》专职作家苏珊·奥尔琳决定重启调查,踏上了一场神秘且丰富的图书馆之旅。
作者简介
  苏珊·奥尔琳

密歇根大学荣誉博士,古根海姆奖得主。

从事非虚构写作数十年,自1992年起担任《纽约客》专职作家,同时为《Vogue》《滚石》《时尚先生》等知名媒体供稿,是美国ZUI知名的纪实作家之一。代表作包括《兰花贼》《星期六之夜》等书,其中《兰花贼》被改编为电影《改编剧本》,获柏林银熊奖。

奥尔琳一度宣布封笔,不再写书,因偶然得知洛杉矶公共图书馆火灾事件,重拾对图书馆的回忆和情感,遂重新执笔,花费七年调查和创作出《亲爱的图书馆》。

编辑推荐
  1986年洛杉矶图书馆大火,超百万册书烧毁,重启调查一段被遗忘的好莱坞往事

烧毁百万册图书的凶手为何迟迟未被找到?《纽约客》专职作家苏珊·奥尔琳重启尘封三十年的旧案,展开一场寻找焚书凶手的悬疑之旅,深入一个嫌疑犯的多重人生,还原了一场长达七年的全民救书活动,回溯一段被遗忘的80年代好莱坞往事。

这是一封献给图书馆的情书,也是一本了解图书馆的百科全书

这是一封献给图书馆的情书——从仅供白人男士的小房间到无家可归者的庇护所,本书回溯洛杉矶公共图书馆的百年历史,亦展望了图书馆作为教育中心和社会枢纽的美好未来。

这是一本人人都能读懂的图书馆百科全书——花费七年深入调查图书馆行业,探访多个少为人知的馆内部门,全面展现现代图书馆如机械般精准的运作方式和庞大体系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年度好书,Goodreads超6万读者好评,占热销榜50周

口碑及市场双丰收——专业媒体认证:美国Amazon4.3分高分,被知名媒体《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列入年度好书;万千读者叫好:Goodreads超6万读者打出好评,占据《洛杉矶时报》榜超过50周。

受何伟等名家推崇的“奥尔琳式写作”,私人图书馆馆主文泽尔贴切翻译

本书作者苏珊·奥尔琳从事非虚构写作长达数十年,受何伟、埃里克·拉森、戴夫·伊格斯等名家推崇。《亲爱的图书馆》被誉为“只有苏珊·奥尔琳才能写出来的书”,由知名译者兼私人图书馆馆主文泽尔翻译,贴切还原“奥尔琳式写作”的精准和精妙。

媒体评论
  何伟、埃里克·拉森、戴夫·伊格斯非虚构名家推荐

“对于爱书人来说,没有《亲爱的图书馆》更好的书了”

在当代作家中,我喜欢苏珊·奥尔琳的笔调——写作自然和得体,对其书写的主题保持热情,并带着一种很强的幽默感。——何伟,《江城》《寻路中国》作者

这是经典的奥尔琳式写作,她将对一场毁灭性火灾的探索,变成一次进入无限丰富世界的旅程,里面充满意想不到的人物,发生着意想不到的事情,怀着意想不到的激情。——埃里克·拉森,《白城恶魔》作者




这是一本只有苏珊·奥尔琳才能写出来的书。她以某种方式成功地将一个图书馆火灾的故事转化为另一个故事——关于扫盲、公共服务、市政内斗和愿景,关于一个日益私有化和社会孤立的时代中的公共空间,关于洛杉矶如何从偏僻小村庄转变为创新领地和公民参与的典范城市,以及在一个繁华的**国家的生活和状态中,图书馆将永远扮演的核心角色。除此以外,这本书就像一座美好的图书馆,充满了不可思议的故事和人物。对于爱书人来说,没有《亲爱的图书馆》更好的书了。——戴夫·伊格斯,《圆环》作者

——

“一本爱书人的梦想之书”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年度好书

奥尔琳创作了一本极具洞察力和多样性的书,跟任何一间地方图书馆书架上的宝藏一样丰富。——今日美国

就像在图书馆的房间和书库中漫步,你可以在书中的任何一页发现一些有趣得意想不到的东西。——国家公共电台

一次真实犯罪、历史、传记和沉浸式新闻的巧妙结合。奥尔琳的编年史以探究、渲染、机智、戏剧性和深情的方式,赞美了图书馆——作为避难所、社区中心和开放的大学,由有责任心、同情心、创造力和弹性的人管理。——书单

奥尔琳是一位长期为《纽约客》供稿的作家,数十年来一直用人类的故事吸引着我们,她的新书是对人类抵御遗忘的堡垒——图书馆——进行一次广泛、深刻、个人化又极具吸引力的调查。我们了解到图书馆是如何发展,如何应对萧条和战争,以及如何在不断为资金而奋斗的情况下欣欣向荣。在节假日里,美国的每一个爱书人都应该会送出或得到这本书。你会情不自地读完《亲爱的图书馆》,并对这座奇妙的地方属于我们所有人而感到感激。——《华盛顿邮报》

《亲爱的图书馆》不仅是对一个地方或一个机构的赞美,更是对一种思想的赞美。这本书之所以让人喜欢,是因为它有一种探索的感觉,当奥尔琳为她所发现的事物感到惊奇或感动时,书中就会有一种愉悦感。苏珊·奥尔琳对1986年4月29日洛杉矶公共图书馆大火的描写是如此丰富而具体,就像一股热气从纸上喷薄而出。《亲爱的图书馆》讲述了一场大火,以及如何起火的谜团-——但这并不是ZUI重要的。这本书也讲述了所有图书馆的历史,一座特殊图书馆的往事,以及奥尔琳和她母亲的私人故事:她的母亲因痴呆症而失去记忆,而奥尔琳通过书写此书来找回自己的记忆。——《纽约时报》

这是一封写给公共图书馆的美好情书。在这个图书馆的故事里,奥尔琳提醒了读者,图书馆的精神及使命是友好、平等和资讯,以及图书馆——也许我们所有人也在内——所蕴含的美好深度和潜力。——《基督科学箴言报》

奥尔琳将自己的人生回忆录、侦探小说、洛杉矶历史和对美国公共生活的兴衰的沉思交织在一起。她的叙述时而紧张,时而委婉,时而亲切,时而史诗,唤起了我们在图书馆度过的生活节奏。她为一个ZUI能代表美国的地方和机构注入了生命力:宽敞、混乱、容忍,甚至充满希望,对各种形式的流动充满信心,尤其是在面对逆境的时候。——《华尔街日报》

《亲爱的图书馆》的确是一本的图书馆之书。苏珊·奥尔琳又一次在没有人去探索的地方找到了丰富的素材。她的书与其说是一个直截了当的故事,不如说在深挖她自己对一个主题的强烈情感。她再一次证明,一个作家单凭感情就可以自动提供戏剧性,如果这位作家有足够的才华,以及足够强烈的感情。你真的永远不知道一个题材会有多有趣,直到像奥尔琳这样的人对它产生了真正的兴趣。——《纽约时报》

一本爱书人的梦想之书。这本书在研究上颇具野心,在写作上保持优雅,如同一扇门,让我们得进入一个充满历史、戏剧、文化和故事的地方。——《明尼苏达星论坛报》

一旦苏珊·奥尔琳开始找寻故事,她总会发现一个隐藏的世界。于是,《愿你被温柔爱过》和《兰花贼》的作者带来了这本令人愉悦、资料丰富的新作,故事从1986年洛杉矶公共图书馆七十万册图书被毁坏的火灾开始。不过,《亲爱的图书馆》的焦点很快平移到图书馆机构的分裂和古怪历史,接着,几乎不可避免地对美国图书馆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反思。奥尔琳从各个方向进行叙事,将追捕图书馆纵火犯——此人可能是一个受挫的演员——与思辨的文字并列,探讨图书馆为什么和如何成为我们许多人所接触的ZUI接近市政厅的事物。——《纽约杂志》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已有 1 人评分金币 收起 理由
晴_^ + 10 谢谢您的支持!

总评分: 金币 + 10   查看全部评分

鲜花(1207) 鸡蛋(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