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门第

标题: 【好友拼拼】口感粗糙的食物 ,膳食纤维含量就高?别再被“粗糙感”欺骗了 [打印本页]

作者: 折木芽生秋    时间: 2025-11-22 15:18     标题: 【好友拼拼】口感粗糙的食物 ,膳食纤维含量就高?别再被“粗糙感”欺骗了

口感粗糙的食物 ,膳食纤维含量就高?别再被“粗糙感”欺骗了

科学辟谣


流言:“口感粗糙的食物,膳食纤维含量就高。”

很多人往往凭借食物的口感来判断膳食纤维含量,觉得口感粗糙,吃起来塞牙、难嚼的食物,其膳食纤维含量就高。

流言分析:这种说法以偏概全,存在误导。

食物口感粗糙≠膳食纤维含量高。事实上,膳食纤维分为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两类。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确实口感质地较粗,但许多富含可溶性纤维的食物(如苹果、香蕉等)口感却细腻顺滑。像菠菜、西兰花等质地并不粗糙的蔬菜,纤维含量甚至高于口感粗糙的芹菜。

因此,仅凭“难不难嚼”“口感粗不粗糙”来判断纤维含量是不准确的。均衡摄入不同质地的食物,才是保证膳食纤维摄入的最佳方式。

“想大便通畅,就吃粗芹菜杆”“想饿得慢、饱腹感强,必须得啃剌嗓子的干巴粗粮”……你是否也坚信,越是口感粗糙、难以下咽的食物,膳食纤维含量就越高?

事实上,膳食纤维含量高,和食物口感粗糙、难嚼并无必然联系。一些口感鲜嫩、和“粗糙、难嚼”完全不搭边的食物,膳食纤维含量也可以很高。同时,还想提醒大家,想要大便通畅,不必一味追求膳食纤维含量高(尤其是不可溶性膳食纤维),而应关注饮食的合理搭配。在缺乏水分和油脂的情况下,大量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在肠道中反而可能使粪便变得更加干硬,从而加重排便困难。

为什么说口感粗糙不一定高纤维?

要搞清楚为什么“粗糙口感”和“高膳食纤维”之间不能划等号,要先了解膳食纤维的两大类型。膳食纤维和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一样,属于七大营养素之一。它主要来自植物细胞壁,无法被人体消化吸收,通常被分为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和可溶性膳食纤维两大类。所谓不可溶性膳食纤维,主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壳聚糖等;而可溶性膳食纤维则包括果胶、葡聚糖、瓜尔胶等。从以上名称中,我们可以大致感觉到,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口感可能相对粗糙,而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口感则不一定粗糙、难嚼。事实也大体如此:

· 各种绿叶菜、豆类、全谷物和粗粮的根、茎、叶、皮等部位都含有丰富的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如芹菜、韭菜、全麦粉中就有丰富的纤维素;水果皮中半纤维素含量不低;白萝卜、胡萝卜等根茎类蔬菜以及带皮的豆类和坚果中木质素含量较高;而螃蟹、虾的壳中则含有壳聚糖。

· 各类成熟水果、菌菇藻类以及全谷物中都有大量可溶性膳食纤维。如苹果、柑橘类、香蕉、南瓜、秋葵等蔬菜水果中就含有丰富的果胶;燕麦、藜麦等全谷物是葡聚糖的重要来源;瓜尔胶主要存在于瓜尔豆中,常被用作天然增稠剂。

由此可见,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食物,吃起来通常没那么粗糙,部分食物还有“黏黏”的口感,这是果胶、葡聚糖的功劳;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往往来自根、茎、叶、皮等,口感自然相对糙一些、咀嚼起来也更费劲些。另外要注意,食物的“粗糙口感”可不只来自不可溶性膳食纤维。还与其细胞排列方式、加工方式、成熟度、水分及脂肪含量等因素有关。

以芹菜为例:芹菜茎尝起来有很明显的“纤维感”,咀嚼时会“拉丝”,很难嚼烂,这并不仅仅是因为膳食纤维,还因为它的细胞排列非常紧密,形成了很明显的“纤维束”。

事实上,芹菜茎的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远低于芹菜叶,前者为 1.2 克/100 克,后者为 2.2 克/100 克。同时,也低于口感更软嫩的绿苋菜(2.2 克/100 克)、油菜苔(2.0 克/100 克)、菠菜(1.7 克/100 克)。

再比如,完全熟透的土豆,吃起来比半生不熟土豆的口感软滑绵密许多,这就是加热使其淀粉完全糊化的原因;胡萝卜丝凉拌和油炒后的口感也存在着差异,前者因为少了高温和油脂的加成,相对更脆硬粗糙,后者则软嫩些。

膳食纤维取决于成分不是口感

看到这,大家肯定懂得了“口感细腻≠膳食纤维少”,“口感粗糙≠膳食纤维多”的道理。下面我们以一些常见食物来给大家作示例,更直观地体会一下。别担心,如果你实在无法接受口感粗糙的食物,还有很多食物既满足口感需要,又富含膳食纤维。

[attach]3589211[/attach]

数据来自《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6版/第一册)》及美国农业部(USDA)食物成分数据

上表中列出了多种尝起来口感并不粗糙,甚至滑嫩、细腻的食物,它们的膳食纤维含量并不低。尤其是在正确加工后,或绵密丝滑,或香脆、或柔软,可以说老少皆宜。只要有心,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高膳食纤维健康食物。

如何科学选择、搭配高纤维食物?

科学选择高膳食纤维食物,并通过合理的搭配提高其健康效应,不仅能够帮助保持肠道健康、排便通畅,还能对调节和控制血糖、血脂起到积极作用。除了不过度追求食物的口感粗糙外,以下 4 个原则大家也可以参考:

1.别过量

参照《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 版)》[3]给出的建议,18 岁以上人群每天应该摄入膳食纤维 25~30 克。摄入太多或太少都不好。摄入太少,无法发挥其增加饱腹感、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延缓血液中糖、脂肪吸收速度等有利健康的效果;摄入太多,一方面有可能影响肠道中钙、铁等矿物质的吸收利用。另一方面,过量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吸水,可能导致粪便干硬,加重便秘。

2.加工别太过

对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尤其是主食类全谷物、薯类等,最好不要加工太过。无论是长时间加热熬煮,还是研磨细腻成糊粉,都会破坏膳食纤维结构,降低其咀嚼、消化难度,使其消化吸收更快,降低其提高饱腹感、平稳餐后血糖的作用,对血糖和体重控制都不利。

3.注意水和脂肪

想通过补充膳食纤维来通便,就不能忽略水和适量脂肪的摄入。如前所述,不可溶性膳食纤维会吸收肠道中水分,若水分摄入不足,大便可能更干硬。建议每日饮水量维持在 2000 毫升以上,分次少量饮用效果更佳。在这一点上,可溶性膳食纤维表现更好,它能被肠道菌群代谢产生短链脂肪酸,还能形成凝胶状物质,有利于软化粪便、改善排便困难。这种凝胶物质在肠道内水分太多时,会吸水固化粪便,因此对调节腹泻亦有积极意义。

4.食物多样化

研究发现,不同来源的膳食纤维在调节血脂、血糖和通便、减肥等方面的效果有所差异[4],建议大家尽量保持食物多样化,不仅可以均衡摄入两种膳食纤维,还能通过各种营养素的相互协同作用,放大膳食纤维的各项健康效果。

照“谣”镜

这类谣言一是将复杂营养概念简单归因,用单一标准(如口感粗糙)替代科学判断;二是利用生活经验制造认知错觉,通过“难嚼=高纤维”的直觉联想强化可信度;三是忽视关键变量(如膳食纤维类型、饮食搭配),片面强调单一因素。这类说法往往打着“生活智慧”的旗号,却忽略了人体消化系统的复杂性,最终可能导致实践误区。

参考文献

[1]杨月欣.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6版/第一册)[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8.[2]https://fdc.nal.usda.gov.

[3]中国营养学会. (2023).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2023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4]董文彦,张东平,汪锦邦.三种膳食纤维降血脂、通便与减肥作用的比较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00,1:40-44.

策划制作

作者丨王璐 注册营养师 中国营养学会会员

审核丨张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博士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 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委员

内容来自:科学辟谣

作者: 桃木猫猫    时间: 2025-11-22 15:22

涨知识了,原来芹菜叶比芹菜梗纤维素还多。
作者: 私人天地    时间: 2025-11-22 16:07

现在网络上的科普真假难辨
作者: 碧山    时间: 2025-11-22 16:21

太好了,我就喜欢口感细腻的食物。
作者: 澡澡熊    时间: 2025-11-22 16:22

原来香蕉和苹果里的是可溶性纤维,第一次知道
作者: 文章-    时间: 2025-11-22 16:31

我的确是以为口感粗糙的食物纤维也高,原来不是这样啊,太好了
作者: bude2060    时间: 2025-11-22 18:21

原来豆类的膳食纤维含量还挺高的,以后可以多吃点绿豆、红腰豆
作者: 浅酌朱颜    时间: 2025-11-22 18:33

这确实是个误区,尤其长辈感觉粗纤维就是好东西
作者: _gemini    时间: 2025-11-22 18:51

没想到豆类的膳食纤维那么高,全谷物的反而很低
作者: Willowish    时间: 2025-11-22 19:36

我还蛮喜欢各类豆类的就是容易胀气不敢随意吃
作者: 法国湖里区    时间: 2025-11-22 20:08

原来如此,其实口感粗糙的也不代表就好,膳食还是要合理搭配




欢迎光临 书香门第 (http://www.txtnovel.vip/)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