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门第

标题: 【好友拼拼】“AI假象”带不来流量 [打印本页]

作者: yingnai    时间: 2025-11-13 21:38     标题: 【好友拼拼】“AI假象”带不来流量

2025年11月13日08:50 来源:经济日报
近日,关于外卖档口利用AI技术包装出“精品堂食店”的消息引发关注。有人特意去探店,发现实地场景与宣传图片大相径庭。真相曝光后,相关商家受到广泛批评,很多消费者表示,再也不会点这家饭店的餐食。可见,用AI技术营造“网红门面”的假象,既成不了网红,也带不来流量。

随着技术发展,AI生成内容日益逼真,如果被误用、滥用或恶意使用,会带来很大安全风险。有网友吐槽“现在看张图还要琢磨真伪”,也有网友认为“恶意使用AI会成为虚假宣传帮凶”。这些声音传递出公众对技术滥用的担忧。

在商业推广中,利用技术手段包装产品和服务无可厚非,但前提是合法合规。一是内容应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信息,必须如实反映商品或服务的实际情况;二是商家应清楚、明白地对商品或服务的质量、价格等作出详细标识。对于平台店铺使用AI生成内容,必须严格遵循《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的规定,对AI生成的文本、音频、图片、视频等内容需添加显式和隐式标识。这些标识还不能随意添加,其字号大小、节奏快慢、时长等均须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

如果商业推广越过合规红线,滥用AI生成内容,就可能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甚至构成消费欺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他们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真实情况的权利。从某种程度上说,商家使用AI生成内容如果与实际情况不符,即便一时吸引来了顾客,也难以长久发展。

技术应当向善,不能成为非法牟利的工具。近年来,关于如何规范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已有相关司法裁判明晰规则、厘清边界。例如,在全国首例“AI陪伴案”中,北京互联网法院明确,未经许可利用AI技术擅自创设、使用自然人虚拟形象,构成对自然人姓名权、肖像权等人格权的侵害。这表明,无论科学技术如何发展,对于人的基本权利的保护始终是底线。

当下,亟需进一步规范AI生成内容在商业活动中的使用。一方面,商家要诚信经营,切实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用技术提升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若使用AI生成内容装点门面,也应主动按规定作出标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另一方面,平台应加强监管,督促撤换不真实或不符合要求的图片,善用客户评价机制,履行好“把关人”责任。有关部门需完善与技术发展相适应的监管方式,制定符合实际的监管规则或指引,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倡导诚信经营,共同营造良好商业环境。

下次,再看到平台上光鲜亮丽的“精品堂食店”“网红门店”时,建议您不妨多留一个心眼,仔细辨别、理性判断,别被“AI假象”轻易蒙蔽双眼。
作者: 任处荷塘    时间: 2025-11-13 21:44

现在造假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各方面
作者: _gemini    时间: 2025-11-13 21:53

自从ai出现后,造假的越来越多,果然科技的进步有利有弊
作者: 私人天地    时间: 2025-11-13 22:03

网上假的东西太多了,还是要加强网络的监督与管理
作者: wishingstar    时间: 2025-11-13 22:19

工具终究取决于人的道德,一个会做坏事的人,就算没AI他也有别的手段做坏事,反过来说,如果大家跟不上坏人的脚步,那就容易被新的手法骗了…
作者: 碧山    时间: 2025-11-13 22:32

原来AI还能撒这种谎啊,本事实在是大。
作者: 浅酌朱颜    时间: 2025-11-13 23:03

没错我也发现了,外卖平台上我习惯点能堂食的店,多少能卫生一些,有的店铺资料的照片就是不好看出来是假的
作者: 大爱甜橙    时间: 2025-11-13 23:37

现在AI图片太多了,几乎以假乱真,很多时候根本分不清是不是AI图片。
作者: ysl6963    时间: 2025-11-13 23:40

I技术的传播,自我感觉已经偏离了本质
作者: 澡澡熊    时间: 2025-11-13 23:43

好多人滥用AI,导致对AI生成的东西很反感……
作者: Willowish    时间: 2025-11-14 00:25

"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这词儿放现在依然应景
作者: 文章-    时间: 2025-11-14 00:45

现在AI生成的东西有点让人一言难尽了!




欢迎光临 书香门第 (http://www.txtnovel.vip/)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