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门第

标题: 【好友拼拼】请停止食用这3种肉,吃越多血糖越难控,医生说出实情 [打印本页]

作者: wmx911    时间: 2025-11-12 10:57     标题: 【好友拼拼】请停止食用这3种肉,吃越多血糖越难控,医生说出实情

来源:生活小课堂

最近不少朋友都在关注血糖问题,尤其是糖尿病或者血糖偏高的人,平时一顿饭没注意,很容易让血糖蹭蹭上去。其实在饮食上,有些看似普通的肉类,如果吃得过多,会让血糖控制变得很难。

你可能觉得吃肉跟血糖没啥直接关系,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特别是某些肉类,它们的脂肪结构、加工方式都会影响胰岛素敏感性,从而影响血糖水平。

在笔者看来,大家不能只盯着糖和甜食,其实肉类的选择也同样重要。近来有研究显示,如果长期吃高脂肪、高加工的肉类,血糖控制差的人,血糖波动幅度明显增加。

首先,腌制肉类是血糖控制的大敌。像火腿、香肠、培根这些,每100克中脂肪占比往往在30%以上,而且钠含量极高。高盐加高脂,对于血管和胰岛素都不是好消息。

有一项来自美国糖尿病学会的调查发现,长期每天摄入超过50克加工肉的人,糖尿病风险比一般人高出约38%。

而且,不只是发病率问题,即便已经确诊,吃这些肉容易引起血糖波动大、胰岛素需求增加,你看血糖仪上的数字上下跳得比过山车还夸张。其实这里面最核心的原因,是这些腌制肉类的脂肪大多是饱和脂肪酸,人体吸收后会影响胰岛素的敏感度,导致血糖调节不稳定。

再者,腌制肉里有一些防腐剂和亚硝酸盐,长期吃不仅可能增加癌症风险,也会间接影响血糖代谢。很多人不信,以为吃点香肠没啥,其实量小也好,但吃得多就麻烦了。

其次,肥肉和高脂牛羊肉也是需要注意的。像五花肉、带皮羊肉、肥牛片,看着好吃,但脂肪量实在惊人。人体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不仅容易导致肥胖,还会让胰岛素发挥作用效率降低。

换句话说,血糖就容易跑高。国内一项针对4000名中老年人的研究显示,每天摄入超过50克红肉的人群,餐后血糖比不吃红肉的人高出0.7到1.2毫摩尔每升。

你说这是不是有点吓人?尤其是糖尿病前期的人群,如果不控制,这种血糖波动会让胰岛功能提前衰竭。殊不知,很多朋友觉得自己吃得少,其实算下来每天累积的量,脂肪早就够多了。

这里面尤其要注意加工过的肥牛或者羊肉卷,里面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都很高,经常涮火锅的人,血糖很容易出现高峰。

再者,动物内脏也要谨慎。肝脏、肾脏、脑等,虽然富含营养,像铁、维生素A、B族维生素很丰富,但问题是脂溶性维生素和胆固醇含量也特别高。

近期的研究发现,高胆固醇食物摄入过多的人,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明显,餐后血糖升高幅度也比普通人高出20%左右。尤其是肝脏这种部位,如果一次吃多了,血糖波动不仅大,还可能增加肝脏负担,影响糖代谢的调节。

笔者觉得,很多人知道内脏好吃营养丰富,但却没意识到对于血糖控制的人来说,摄入量真的要有限,换句话说,不是说完全不能吃,而是要把握频率和量。

其实,除了选择肉类的种类之外,烹饪方式也特别关键。炸、煎、烤、红烧这些方法,虽然味道好,但容易增加脂肪摄入,也容易让血糖上升更快。比如红烧肉,如果糖和油加得多,血糖控制本身就困难的人,一顿下来血糖很容易突破上限。

相反,如果清蒸、白灼、炖煮,尽量去掉多余油脂,血糖控制会相对稳定。总而言之,肉吃得多不只是热量高这么简单,而是直接影响血糖波动和胰岛素工作效率。

与此同时,大家还要明白一点,吃肉和血糖关系紧密的原因,其实跟体内脂肪分布也有关系。内脏脂肪多的人,胰岛素抵抗更明显,如果再经常吃高脂肪肉类,血糖控制会更困难。

换句话说,不只是糖尿病患者,普通人如果想预防糖尿病,也应该注意这类肉的摄入量。脂肪堆积不仅影响体重,更直接影响血糖调节。

再者,血糖控制不好的人,如果忽视肉类的选择,很可能出现“餐后血糖高,晚餐又吃得多,第二天空腹血糖也高”的循环。长期下来,不仅增加糖尿病并发症风险,还可能让血压、血脂都被拖累。

近期国内营养学会的数据表明,每天高脂肪肉类摄入超过100克的人群,糖化血红蛋白比低脂肉摄入者高0.3%左右,虽说数字看似不大,但长期累积下来,对健康影响巨大。特别是已经有血糖波动的人群,这种累积效应是必须要重视的。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那是不是肉都不能吃?”当然不是这样。在笔者看来,关键是选择、控制量和烹饪方式。鸡胸肉、鱼肉、瘦牛肉等低脂蛋白,既能满足日常蛋白质需求,又不会像肥肉、腌制肉那样让血糖波动大。

而且这些肉类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和必需氨基酸,对身体其他代谢也有帮助。换句话说,重点是减少高脂、加工、胆固醇高的肉类摄入,同时增加低脂、富蛋白的肉类,这样血糖控制会更容易。

总的来说,血糖控制不是单靠少吃糖就行的,肉类选择也同样重要。长期吃腌制肉、肥肉和动物内脏的人,即便偶尔运动,血糖也很难稳定下来。

反之,如果能控制这些肉类摄入,注意烹饪方式,多吃低脂高蛋白肉类,同时搭配蔬菜和粗粮,血糖控制就会更轻松。

与此同时,还需要关注血脂、血压和体重的综合管理,因为这些因素互相关联。换句话说,想要血糖稳定,饮食要系统化、全方位,而不仅仅是盯着甜食。

总而言之,血糖控制是一个长期管理的过程,如果忽略了肉类种类和摄入量,就容易让血糖起伏大,甚至影响胰岛功能。腌制肉、肥肉和动物内脏,吃得越多,血糖越难控制。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有数据和医学研究支撑的事实。在日常生活中,合理选择肉类、控制量、搭配蔬菜和低升糖食物,才是血糖控制的正确做法。

总的来说,血糖控制不仅要关注甜食,也不能忽视肉类,这一点非常关键。换句话说,想要血糖稳稳的,必须学会拒绝这三类肉,少吃多餐或低脂蛋白替代,长期坚持,血糖自然更容易稳定。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丛媛.应用食物升糖指数为糖尿患者做饮食指导, 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 ,2010-11-25
作者: alise1225    时间: 2025-11-12 11:00

之前因为健身的关系,所以都一直吃高蛋白的食物,肉类更是少不了,后来各项指数都有高一点,才赶紧缓下来,真的是要均衡饮食呀,太偏重哪样都不好。
作者: Willowish    时间: 2025-11-12 11:13

虽然没必要草木皆兵但也不能放纵不羁
作者: wolaixiashule    时间: 2025-11-12 11:30

什么东西都不能过量,把握好度,像是一些东西,偶尔吃一次两次的,也无伤大雅
作者: 私人天地    时间: 2025-11-12 11:30

适当饮食,适当运动就可以了
作者: 啊骨骨    时间: 2025-11-12 11:31

新鲜的肉、蔬菜是最好的,腌制品和深加工的食物偶尔吃吃没关系
作者: 尉迟霖    时间: 2025-11-12 12:13

我怎么之前还看到文章说吃内脏好,像猪肝啥的,现在又说不行了
作者: 浅酌朱颜    时间: 2025-11-12 12:24

肉不可能不吃,只要不是天天都吃撑,够每天能代谢的量就够了
作者: wishingstar    时间: 2025-11-12 12:33

均衡的饮食最重要,再好的食物,过量都会变成负担,像糖分、红肉的摄取量都需要控制,前阵子读了一本书叫 《疯狂的尿酸:不止是痛风》,里面就有提到,关于红肉之类的食物,最后关键的指数就是尿酸,书中提到,不是只有糖尿病的人,才需要注重尿酸指数,有时后身体看似健康,却潜伏着危机,作者指出,尿酸过高其实是多种慢性病的起点,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脂肪肝、心血管疾病、记忆衰退与失智。

所以有些人容易胖、疲劳,有可能不是什么易胖体质,而是尿酸在搞鬼。

血糖和尿酸在许多研究和临床观察中显示出正相关性,特别是在高尿酸血症和糖尿病/高血糖患者之间。
虽然红肉是其中一项需注意的,但其实书中更强调的是含糖饮料和甜点,总之,饮食均衡不要极端方是长久之计。

对尿酸有兴趣的话传送门在下面
http://www.txtnovel.vip/thread-4168564-1-1.html
作者: 文章-    时间: 2025-11-12 12:39

我咋感觉我踩雷好几处呢,果然好吃的食物多不健康
作者: 任处荷塘    时间: 2025-11-12 13:12

反正现在怎么吃都不健康,就吃爱吃的吧。




欢迎光临 书香门第 (http://www.txtnovel.vip/)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