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门第

标题: 【1969字】【今日菜单】关于吃辣这件事 [打印本页]

作者: wishingstar    时间: 2025-11-2 19:09     标题: 【1969字】【今日菜单】关于吃辣这件事


从科学角度而言,辣并非「酸、甜、苦、咸、鲜」五大基本味觉之一。它的本质是「痛觉」或「灼热感」,是辣椒素等化学物质刺激舌头、口腔及其他部位神经末梢,导致神经元被过度激发的反应。

既然辣是一种疼痛信号,为何世间仍有这么多人「无辣不欢」、甘之如饴呢?这或许可以用心理学上的「良性受虐」理论,以及生理学上因应疼痛而释放的内啡肽奖励机制来解释。人们在安全可控的刺激中,享受着痛感过后的愉悦与兴奋。


我似乎是个有点错位的南方人。自小听闻「南米北面」之说,北方因天寒而喜爱汤食与烈酒以温暖肠胃、驱散寒意。身处南方的我,却同样热爱暖胃的汤面料理:从牛肉面、粄条到云南米干,无一不爱。我也喜欢小酌,特别是看小说时,总要来上一两杯果酒助兴。

除了这层「假南方人」的身份,我还是个从未去过四川的「假川人」——因为我是家中唯一嗜辣者。我的祖父和舅舅虽是正宗的川人,却都是不吃辣的。每当舅舅吹嘘家乡美食如何麻辣到不可思议时,我总抱持一脸狐疑,因为常期跟舅舅相处的我,深知他本来就是不吃辣的人…

正因我是家中唯一的嗜辣者,那些我觉得美味的麻辣料理,往往只能自己独享。
(虽然妹妹总抗议她也吃辣,但她所谓的辣,不过是在不辣的食物上洒点辣椒粉或辣油。与「麻婆豆腐」、「宫保鸡丁」或「麻辣小面」这类本身即是辣味核心的菜肴,仍有本质上的区别。)

尽管如此,弟弟仍会不时将就着我。下面这张照片,是我们去吃川味牛肉面时拍下的两碗面。从面碗可以看出天差地远!
[attach]3582633[/attach]


在我身边,爱吃辣的朋友屈指可数,尤其是我们单位的大学长——「火哥」。他不仅不吃辣,简直是滴辣不沾。

公司的餐厅提供套餐和自助餐两种选择。为了图方便,我们单位多半在套餐区排队,因为餐点已经预先装盘,省去了选菜的麻烦。但只要餐厅门口的菜单上出现任何一个「辣」字,不论是微辣、小辣或大辣,火哥会立刻扭头,转战自助餐区。许多我们认为毫无辣度的菜肴,他都会大呼受不了,这习惯早已是办公室的公开秘密」。

有趣的是,虽然火哥对辣度如此敏感,他却成了出国同事赠送「辣味土产」的首选对象。

有一次,他收到了一份世界排名前几名的超辣方便面——据我回忆,应该是马来西亚的鬼椒辣鸡肉杯面。这份礼物对火哥来说,简直是「致命挑战」,他当然无法接受,于是直接转赠给了我。

当晚我回家后,立刻兴致勃勃地将面泡开,想见识一下这世界之辣究竟有多么骇人。

这面连面条本身都呈现诡异的深黑色,光是视觉效果就足以让人却步。妹妹在一旁好奇围观,决定先试毒一口。结果,她只尝了一小口就彻底崩溃,咳得满脸通红,直言这根本不是人吃的东西!

最终,我还是挑战成功,将整碗面吃完。然而,即使是身为家中唯一嗜辣的假四川人,我也感觉到了极限。吃完后,我不仅全身大汗淋漓,甚至热得在椅子上都坐立难安。这场经历让我意识到:假四川人,终究不敌真世界辣。


又有一次,我和表弟在逛市集时,路过一家我常光顾的名店「绍兴炒饭」。这家店远近驰名,但有一件事却鲜为人知:他们的辣椒,是用令人闻风丧胆的鬼椒特制而成,辣度非同小可。

由于过去曾有人因乱加辣而无法完食,老板不得不大费周章,在墙上贴满了各种国际辣度指数表,详细介绍鬼椒与一般辣椒的巨大差异,以严正警告食客不要轻易挑战。坊间甚至流传着有人被辣到在地上打滚的都市传说,足见其威力。

我将这段传奇向表弟娓娓道来。他身为正宗的四川后裔(舅舅的孩子),对老板墙上那些花里胡哨的海报全然不以为意,认为不过是店家引人注目的小伎俩。

尽管他态度轻蔑,我们两人最终还是有所自知,决定不作死,都点了中辣。等候时,我们还看到墙上贴着几位挑战大辣成功的神人与店长的合影,似乎更点燃了我们的好胜心。

当炒饭上桌,这份传说中辣到会让人打滚的名菜,瞬间成为我们的战场。才吃到一半,我们就都开始满脸通红,汗如雨下。我硬撑着将整盘吃完,但表弟的「川人血统」显然无法承受如此化学级的辣度。他最终在盘中剩下一半时弃权投降。

尽管他大口灌着西瓜汁,仍无法抢救他麻痹的味蕾。他停了下来,语气坚定地对我说:「这炒饭,根本不辣!是吃起来嘴巴好痛!我不是怕辣,只是这疼痛感太强烈了。」

最后,他为这回合做了个充满川人式倔强的总结:「比忍痛,是你赢了;但吃辣,我没有输。」

于是就出现了我开头写的那段,辣,其实是一种痛觉的科普。

我另外分享一段辣椒的科普:

许多人误以为辣椒最辣的部分是种子,但科学上更精确的说法是辣椒素主要集中在胎盘,也就是附着种子的白色内膜部分。

辣椒之所以发展出如此强烈的辣度,是为了在演化中保护自己并确保物种繁衍,辣椒素会强烈刺激会咀嚼种子的哺乳动物(如老鼠、猴子)。这种痛苦的反应,能阻止它们吃食并破坏种子。但同时辣椒素不会刺激鸟类。鸟类吞食种子后会将其完整排泄,成为辣椒高效的传播大军。

辣椒的演化策略可谓高明,它既成功地利用鸟类传播,又阻挡了那些具威胁性的咀嚼动物。然而,辣椒或许始料未及:竟然出现了人类这种「变态」生物,即便感受到强烈的疼痛,却依然趋之若鹜地享用它!

除了追求这种「良性受虐」的刺激感外,我认为适当吃辣确实对身体有益,吃辣时,大脑会释放内啡肽,这是一种天然的止痛剂和愉悦剂。正是这种「痛并快乐着」的独特体验,驱使着人们不断追求辣味刺激后的满足与放松,在炎热或潮湿的地区(例如印度、东南亚),辛辣食物能促进排汗,有助于身体降温;同时,辣椒素的特性也有助于抑制细菌生长,延长食物的保质期。

各位书友,你们也喜欢吃辣,并沉浸于这种「痛感带来的快乐」吗?在你们的饮食记忆中,有哪些让你们觉得痛快淋漓的辣味挑战呢?




欢迎光临 书香门第 (http://www.txtnovel.vip/)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