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门第
标题:
热梗流行,我们该如何用好语言?
[打印本页]
作者:
Willowish
时间:
2025-10-30 10:43
标题:
热梗流行,我们该如何用好语言?
人民日报 | 2025年10月30日 07:38:45
原标题:热梗流行,我们该如何用好语言?(四海听音)
最近,江西一名语文老师面对学生满口网络热梗、在课堂上耐心引导的视频走红网络,不少人心生共鸣:当网络热梗涌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该如何用好语言?
首先,需以平和视角看待网络热梗。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身份密码与社交“快捷键”,网络热梗以其迅捷的传播速度和强烈的圈层认同,在日常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满足了信息沟通需求,也让交流表达更加轻松有趣。
然而需要警惕的是,热梗被大量制造、消费,且不分场合、情境使用,会逐渐侵蚀语言的丰富性。当“yyds”“绝绝子”成为赞美的万能标签,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优美的词语,更是对事物差异的感知能力。直白、简单的热梗用得多了,表达能力也会在无形中退化。
语言是思想的边界。汉语博大精深,蕴藏着无穷瑰宝。《诗经》中“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浪漫隽永,《史记》里“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豪迈气势——这些穿越时空依然熠熠生辉的表达,无不凝聚着古人对语言的极致雕琢,传递着丰富的内在含义。这也启示我们,语言的力量,在于用更精准、更细腻、更具创造性的表达,捕捉独特的感受,探索广阔的精神世界。
修辞立其诚。用起来得心应手、表达上恰如其分,才能展示语言的优美。网络热梗一定程度上是时代的产物,我们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照单全收,而要追求一种表达智慧,在便捷与深刻、流行与经典中找到平衡。朋友闲聊、轻松互动时,让网络热梗自在挥洒;而在需要深度思考和情感共鸣时,可以调用起语言宝库中那些更丰厚、更具表现力的词语。
当我们既能读懂网络热梗的幽默机智,也能品出诗词歌赋的深沉韵味,才能拥有这个时代最可贵的表达能力:在传承中不故步自封,在潮流中不随波逐流。
编辑:及玥 责任编辑:刘亮
来源:央视网
作者:
wishingstar
时间:
2025-10-30 11:52
语言潮流的更迭,在我看来是文化演进的必然现象。像是「不明觉厉」这种的新兴语汇,充满了时代的巧思与趣味。
重要的是,语汇的更迭与否并不影响表达的意思,真正的重点应是其使用的场合与传达的意旨。
但我对于一些用语则持保留态度。例如「牛屄」、「装屄」、「傻屄」等措辞粗鄙的表达,或利用「日」、「翔」、「草」等词汇隐晦代指不雅意涵的用法。(像是当年周杰伦的口头禅:「这个屌」也曾带动过流行)
反观时下作品,即便如「吃翔」一词,也已频繁现于网络小说之中,此现象实令人深思其对语言规范的影响。
「绝绝子」是很流行的用语吗?我之前很少听说。
作者:
Willowish
时间:
2025-10-30 14:28
本帖最后由 Willowish 于 2025-10-30 14:34 编辑
wishingstar 发表于 2025-10-30 11:52
语言潮流的更迭,在我看来是文化演进的必然现象。像是「不明觉厉」这种的新兴语汇,充满了时代的巧思与趣味 ...
哈哈,大陆不把屄这个字写出来,以前用逼代替,看着文雅些,现在直接B或者13。13点也是骂人的,所以装B和装13属于殊途同归了。几十年前还有流行句:Many people think they are full of niubility, and like to play zhuangbility, which only reflect their shability.
绝绝子,我是真的在太多太多太多推荐好物的网红口中听到或短视频文案中出现过,曾经一度差点没PTSD,一过耳/眼就产生很强的厌烦感,感觉是很多人的口癖,尤其年轻人。四五十以上的少见有说的,这个年龄段赞美事物都用牛B或周杰伦的“哦哟,这个不错哦(或一个字Dior代替)”。
这篇新闻主要是针对前段时间有个老师教育班级学生不要用流行梗辱骂同学。事件起因是一个学生和她complain说同班同学说他是小唐人。老师听到很奇怪,唐人怎么成骂人的意思了。上网一查,发现是唐氏综合征的代写,所以在班会上这个老师说了一段话,蛮有教育意义的,三观很正的一位老师。
欢迎光临 书香门第 (http://www.txtnovel.vip/)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