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门第

标题: 黑龙江两男子在邻居家食用酸汤子后一死一伤,警方已介入调查 [打印本页]

作者: Willowish    时间: 2025-10-15 16:03     标题: 黑龙江两男子在邻居家食用酸汤子后一死一伤,警方已介入调查

极目新闻记者 马浩然

两名男子食用酸汤子后被紧急送医,其中一人不幸离世,另一人正在抢救。10月13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某村的周先生向极目新闻反映,10月12日晚,他的姐夫张先生及其亲戚刘先生在同村邻居家吃了酸汤子,随后被紧急送医。13日,龙江县人民医院急诊工作人员表示,张先生不幸离世。记者获悉,当地警方已介入调查。

周先生告诉极目新闻记者,10月12日,他的姐夫张先生以及姐夫的亲戚刘先生,帮助同村的邻居收割玉米,晚上留在邻居家吃饭时食用了酸汤子,随后身体突然不适,被紧急送往龙江县第一人民医院。

周先生称,12日晚,邻居家有六七个人吃晚饭。其间,姐夫张先生的儿子也在场,只有张先生和刘先生吃了酸汤子。他表示,村里距离龙江县人民医院有30多公里,他的姐夫张先生还没送到医院时,人就不行了,刘先生还在医院的ICU病房抢救。13日一大早,他接到家里的电话才得知此事。

记者获悉,对于姐夫张先生的死亡原因,周先生称暂不清楚,之后当地相关部门将对遗体进行法医鉴定。

13日,龙江县人民医院急诊工作人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昨晚确实接到了来自上述村庄的两名患者。其中,张先生已不幸离世,目前并不清楚另一人的状况。

随后,龙江县公安局工作人员表示,12日晚接到了报警,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具体原因以官方通报为准。

记者联系张先生所在村的书记,对方拒绝透露相关信息。

据央视新闻报道,2020年10月,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某家庭9人食用酸汤子引发中毒事件引起网友关注。国家卫健委在10月19日的权威发布中声明,现已查明致病食物是被致病菌污染的酸汤子。北方酸汤子是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的一种粗面条样的酵米面食品。夏秋季节制作发酵米面制品容易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该菌能产生致命的米酵菌酸,高温煮沸不能破坏毒性,中毒后没有特效救治药物,病死率达50%以上。国家卫健委提醒:慎吃长时间发酵的酵米面类食品。北方的臭碴子、酸汤子、格格豆等,南方的吊浆粑、河粉等食品,它们都是类似酸汤子的发酵食物。


来源:极目新闻

酸汤子是一道满洲菜,据说起源于本溪或岫岩,盛行于满族聚居地。


作者: wishingstar    时间: 2025-10-15 16:37

本帖最后由 wishingstar 于 2025-10-15 16:51 编辑
由于酸汤子的制作涉及长时间的玉米浸泡和发酵,在夏秋高温季节,如果环境不洁或处理不当,容易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剧毒的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这种毒素耐热性极强,煮沸也无法破坏,可能导致严重的食物中毒,甚至死亡。

因此,当地政府部门会提醒民众,应避免食用自制的、长时间发酵的酵米面食品,以确保安全。

好奇上网查了一下,这个『酸汤子』处理不当,竟然会产生一种耐高温的『剧毒』!这可不是普通的腹泻,而是能致命的毒素,着实太可怕了吧?网络资讯会如此慎重提醒,表示这绝非单一个案,吃的时候真得要万分小心。

这让我不禁想起之去上海出差时的经历。同事热情招待,在逛完城隍庙后,我看到一家老店大排长龙,便跟着买了有名的蟹黄包。

当时,店里做包子的大师傅没戴口罩也没戴手套,这本来还算常见。但问题是,那位师傅在忙碌之余,居然腾出手来抓痒,然后若无其事地继续包馅!我看到这一幕,整个人都不好了,感觉胃里瞬间翻腾。

虽然最后我还是硬着头皮吃完了,但整个过程,我的脑海里都回荡着那个『抓痒』的画面,食之无味。

结果,当晚回到酒店就拉了肚子。虽然不确定这到底是心理作用,还是那颗蟹黄包真在作祟,但总之,这件事给我造成了亿点点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

结论:食物的卫生,真的非常重要啊!
作者: Willowish    时间: 2025-10-15 17:30

wishingstar 发表于 2025-10-15 16:37
好奇上网查了一下,这个『酸汤子』处理不当,竟然会产生一种耐高温的『剧毒』!这可不是普通的腹泻,而是 ...

大师傅如果戴手套,想抓痒还是会抓的,而且是戴着手套抓哈哈哈。我见过一个卖凉皮的,戴着一次性塑料手套,看着还挺讲究的,然后就眼睁睁看着她给客人抓完凉皮后戴着手套从围裙兜里掏出手机刷抖音…凉皮其实是一种含挺多油的食物,我就奇怪她不嫌弃手机会沾到油嚒。这也不算啥了。众所周知,加拿大现在印度人汇集,各大行业均能见其身影。然后,某著名连锁咖啡店就开始频频爆发肝炎事件,比如甲肝、乙肝、丙肝。尤其甲肝,主要通过“粪—口”途径,想想就炸裂。现在就连我所在的小农村的连锁炸鸡披萨店里都是他们的身影,我只能安慰自己:炸鸡是高温油炸披萨是高温烘烤,食物出锅的时候没有被直接接触。总之就是要不就眼不见为净要不就不干不净 吃了没病。

不过新闻里的是毒,不是简单的不干净咯。就觉得以前老祖宗们能顺顺当当地活到老也挺不容易的,毕竟腌制、发酵类食物都是当年家家户户自制的,在这个过程中,稍微有点不慎,就好比2020年那起酸汤子中毒事件,一家十二口聚餐九个中毒死了……




欢迎光临 书香门第 (http://www.txtnovel.vip/)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