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门第
标题:
人民艺起评:戏曲下乡,唱响县域文化新乐章
[打印本页]
作者:
zhunxiye
时间:
2025-10-10 05:16
标题:
人民艺起评:戏曲下乡,唱响县域文化新乐章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九月的黄土高原,夜风微凉,在陕西岐山县一场特殊的演出拉开序幕——没有华丽舞台、炫目特效,只有横幅上写着“戏曲下乡”字样——这是2025年“老铁梨园·丰收有好戏”的活动现场,当闪光灯与传统戏服在夜幕下交织,秦腔的粗犷与现代娱乐的热情碰撞出奇妙的火花。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戏曲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以来,快手一直在助力传统戏曲的发展,从非遗仲夏夜到“老铁有好戏”,从“艺术一夏”到“丰收有好戏”,组织了一系列戏曲下乡活动。他们走进县域,在田间地头、村口巷尾搭建临时舞台,联合陕北说书、秦腔、二人转、晋剧、二人台、豫剧等发起惠民公益活动,让《铡美案》《花木兰》等传统剧目尽显泥土的颗粒感。
“一方水土育一方戏。”戏曲以丰富多彩的内容、鲜明浓郁的特色,成为地方文化的一种独特标识,深刻反映着时代烙印下地域的发展变迁。在陕西志丹县的文化广场,秦腔《三滴血》的唱腔穿透夏夜燥热的空气,台下白发苍苍的老戏迷跟着哼唱,年轻人们举着手机记录,孩子们骑在父亲肩头好奇张望;在米脂县的窑洞前,当晋剧的戏腔响起,72岁的王奶奶抹着眼泪说:“这调子和我娘哼的一模一样。”这种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是戏曲下乡最珍贵的馈赠。它让我们看到,传统戏曲与现代社会紧密结合,成为焕发勃勃生机的璀璨明珠。
技术的发展为戏曲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也让戏曲下乡有了各种新模式。直播是戏曲下乡过程中的一座连心桥:屏幕里老艺人甩起红绸带,屏幕外是网友刷着“老家戏腔”,类似“线上+线下”混合观演的模式,让戏曲传播的时空无限延伸。
除了传播维度的突破,戏曲下乡更在乡土间孕育着文艺新生。锣鼓声中,动人的不仅是演员的唱念做打,还有台下跟着拍手唱和的村民。透过文化惠民,我们看到的是一场文艺回归“人民性”的寻根之旅——真正的文艺繁荣,不在大剧院的票房数据里,而在老百姓的掌声与泪光中。这场持续数月的戏曲下乡活动,像一条流动的戏剧长河,浸润了无数县市的土地。今夏快手梨园人气赛活动页面总播放量达2.27亿次,“艺术一夏”活动戏曲直播超10852场……跃动的数字,把一颗颗艺术的种子播撒四方。当年轻人为老戏点赞,当孩子们模仿着甩水袖,戏曲的种子就这样悄然埋下。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丰富农村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创新开展‘戏曲进乡村’等文化惠民活动”。相信随着更多类似活动的开展,传统戏曲将在县域的土地上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欢迎光临 书香门第 (http://www.txtnovel.vip/)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