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二战期间希特勒的纳粹政/府不但对欧洲大陆实施了军事扩张和占领,而且对欧洲大陆的犹太人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德国投机商人辛德勒原是地方上有名的纳粹中坚分子,在被占领的波兰,辛德勒的工厂雇用了工资便宜的犹太人,但这些工人得到这份工作同时也就得到了暂时的安全,因此辛德勒的工厂成了犹太人的避难所。后来辛德勒对纳粹迫害犹太人的残酷行为不满,对纳粹的幻想完全破灭。从1943年年起,辛德勒想尽可能多的保护犹太人,于是制订了一系列的计画,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来营救犹太人。
当苏联红军向辛德勒工厂里工作的犹太人宣布:。战争结束了在下大雪的一天晚上,辛德勒向工人们告别,获救的1000多名犹太人为他送行他们把一份自动发起签名的证词交给了辛德勒,以证明他并非战犯同时,他们还敲下自己的金牙,打制了一枚金戒子赠送给辛德勒在戒子上刻着一句犹太人的名言。:救人一命就等于救全人类。在大雪之中,犹太人目送辛德勒离开了城市,他的义举将永远被犹太人们铭记在心。
作者介绍
托马斯·基尼利(Thomas Michael Keneally,1935— ),澳大利亚知名度最高的“国宝级”作家。自一九六 四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惠顿某处》以来,基尼利共出版三十多部长篇,十余部纪实作品和四部剧本。除了在澳大利亚本土获得无数文学奖项外,他三度入围英国布克奖短名单,一九八二年凭《辛德勒名单》折桂。这个具有多元价值的文本在正与邪、实与虚、文与史,技巧与人性之间找到了最佳平衡点,处处闪烁着过目难忘的人道主义光辉。斯皮尔伯格根据本书改编的影片获得七项奥斯卡奖。二○○七年,美国电影学院评出二十世纪百部佳片,《辛德勒名单》位列第八。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