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案  | 金陵风云涌,琅琊卷再开。 
旧人浪淘尽,续家国情怀, 
长林悲歌起,寸心寸血伤。 
叹人间多谤,忠骨话悲凉。 
 | 
站内链接  | http://www.txtnovel.vip/thread-3835179-1-1.html | 
原文地址  | 暂无,有实体书 | 
推荐指数  | ★ ★★ ★ ★ | 
类 型  | 天下风云,架空,武侠,BG。 
若腐眼看人基,可YY兄弟CP。比如:萧平旌X萧平章 
 | 
原创简介  | 琅琊榜续作,换了配方,不变的味道。 
讲叙长林王府的老中青,为天下烽烟尽,付出的热血和忠魂。 | 
原创书评  | 历来续篇是艰难的,很可能出力不讨好,被骂狗尾续貂。 
特别是前作名声太响,口碑炸裂,很可能不续还好,一续就倒牌子。 
难得的是,作者和剧组都顶住了压力,风骨依旧。 
为什么这么说?且听我一一道来。 
提醒,下方有剧透,想自己追的止步。 
 
首先:2的故事是以1的角色,皇长子后人萧庭生展开的。当年的一个孩童,被大家一路护持,到了这里,成了整个大梁皇朝的脊梁,老而弥坚,沉稳大气。 
先帝义子,掖幽庭出身,背负着不可言明的皇家血脉。手执先帝御赐的金牌,跟当今圣上交情至深,拥数十万大军,军威深重。 
 
上一部的结尾,梅长苏看到两小一起玩耍时,曾欲言又止:“只是,庭生……” 
萧景琰:“什么?” 
梅长苏终是没有把话说出来。 
 
如今看来,一语成谶。 
 
因为圣上对萧庭生的看重和信赖,长林王府声威日隆,已呈功高震主之势。朝堂上,众位大人虽然心照不宣,暗地里却是眼红不已,暗流涌动。 
 
其中的代表人物是:内阁首辅荀大人和皇后。 
荀大人拉拢朝廷重臣,皇后生怕自己的太子将来吃亏,在朝堂上连起手来打压长林王府。甚至手段残忍,牺牲百姓。 
 
当禁军统领荀飞盏看不下去,直接质问时。 
 
荀大人给出的理由是:长林王府权利太大了。不能把江山的寄托在他们的忠上。人心是会变的。长林王府眼下忠诚,不代表将来也会忠心。 
 
“长林王府,罪在将来。未雨绸缪,总好过将来的追悔莫及”。 
 
这话如此诛心,长林世子死在战场上,无数男儿战死沙场,老王爷痛失爱子,老泪纵横。 
 
长林王府哪怕再忠心耿耿,为了天下,为了百姓,抛头颅洒热血,最终都敌不过人心里的恶意揣测,担一个罪在将来的罪名。 
 
就实力而言,荀家或者皇后,朝堂上任何一方实力,都斗不过长林王府 
。只要老王爷一道军令,荀白水所谓的大义,所谓的功高震主,所谓的权谋之术都将烟消云散。但长林王府不会这么做。 
 
不是没有能力,而是不会去做。 
 
岳飞被十二道金牌召回,退兵;萧平旌打了胜仗,换回边境十年和平,却要被公审定罪。 
 
当荀飞盏风风火火的找到老王爷,将皇太后与内阁联手,要定萧平旌罪的事告诉老王爷,可我们老王爷到好,不紧不慢的继续喝着汤药。 
 
荀飞盏急了:这火都烧起来了,老王爷是不是该有所行动? 
 
老王爷不紧不慢道:你想我怎么样?和太后一样召集一批朝臣,形成两个正营相互争斗?在朝堂之上,政见不同,想法不同,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眼前有两个不同的阵营,你不得不从中选一个,一旦卷入党争,无论是贪图富贵,还是胸怀理想,最终都会被两个字束缚住。 
 
说到这老王爷深深的吸了口气说道:那就是,立场。两个阵营一旦对峙,必定裹挟他人,不管深陷其中的初衷如何,两方对立走到最后,这立场,必定大于是非。 
 
好一个立场大于是非。他看的如此透彻,明白一旦有了党派,不管最后证明谁对谁错,苦的都是天下百姓。 
 
老王爷最终选择退让,临死之际,说:“我这一生,有三大幸事:其一:得遇先师(指梅长苏)指导,去除我心中怨愤。其二:蒙先皇恩养,历两代明君,从来未曾被人猜忌过;其三,家中和睦,有你和平章,这样的好孩子。我死之后,衣冠,葬王陵;遗骨,归梅岭!”。 
 
看到这里,忍不住泪崩。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其次:萧平章真是一个温暖的大哥,温润如玉,有情有义,有这样一个兄长是最幸福的事。 
 
“一知道大哥不是亲生的,就不听话了”。 
 
失去大哥之后,平旌束起了发。他的性子本有几分跳脱,因在琅琊山上长大,性格更像蔺晨。如果不是生为将门虎子,逍遥江湖才是他的平生之志。 
 
一句:“无论何等罪名,都由我萧平旌一人承担”说的掷地有声,豪气干云。 
 
如果梅长苏还是林殊,一定就是如他一般的少年郎吧。生于世家,忠君爱国。为了天下,不负青云之志。 
 
磨难,彰显男儿气概;乱世,方显英雄本色。 
 
一卷风云琅琊榜,一腔热血传千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