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门第
标题:
《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出书版)》作者:[德]康德/译:沈叔平【完结】
[打印本页]
作者:
松鼠爱吃肉
时间:
2015-3-22 20:29
标题:
《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出书版)》作者:[德]康德/译:沈叔平【完结】
2015-3-22 20:29 上传
下载附件
(38.14 KB)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1991-09-01
内容简介
《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是康德的一部主要法学理论著作,是《道德形而上学》的上册,作为一个有名的哲学家,康德的法学思想也突出了他的人情味,人的问题对于康德是一个重要问题。他认为只有人才有自由意志和与生俱来的天赋权利:自由。但人为了自身的自由,就必须首先尊重他人的自由,因为他认为,法律就是依照这一最高原则,由立法机关制定出一整套明文规定,其最终目的是维护公民,也就是人的自由以及由此派生的一切权利。当然他的思想,有着明显的局限性,所以《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供借鉴参考,并需批判分析。
康德法学理论的主要著作是1797年出版的《道德形而上学》上册《法的形而上学原理》。康德在此书中阐述了他的法学思想。他的法学思想的渊源,主要来自罗马法和法国启蒙思想家,特别是卢梭和孟德斯鸠。康德的法学理论有鲜明的代表性,代表了传统的西方法学中的一些重要观点。
西方的法学,自柏拉图起到康德乃至今天,若用粗线条来描述其主流的话,可以说就是从人出发,从人性出发,探讨公民的自由和权利,从而论述法律的实质、作用以及其他属性。康德也是沿着这根轴线来展开他的法学思想的。
作者简介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1724年4月22曰生于东普鲁士的首府哥尼斯堡(今天的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康德出身一个家境贫寒,子女众多的马鞍匠家庭。他的祖辈是十七世纪从苏格兰迁来欧洲大陆生活的。1740年康德进入哥尼斯堡大学学习,1745年毕业。离开大学后康德去乡下一个贵族家庭任职家庭教师。1755年康德重返哥尼斯堡大学,任讲师。1770年康德被评为教授,1786年升任校长。在校期间他先后当选为柏林科学院、彼得堡科学院和科恩科学院的院士。1797年康德辞去大学的教学工作。1804年2月12曰康德逝世。
以1770年为标志,康德的一生可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在前期他主要研究自然科学,重点是数学、天文学和化学,主要成就有正负数理论和星云学说,在其他学科方面也深有造诣;后期他则主要研究哲学,还涉及宗教、逻辑学和人类学等领域。
作为自然科学家,康德提出了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宇宙不变论相对立的宇宙发展论,为辩证法奠定了科学上的基础。1754年康德发表《对地球从生成的最初在自转中是否发生过某种变化的问题的研究》,提出地球自转速度因潮汐摩擦而变慢的假说,后来得到证实。1755年康德发表《宇宙发展史概论》,从自然界的历史发展观点出发,提出关于天体起源的“星云假说”,含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思想,向认为自然界亘古不变的观点挑战。后来拉普拉斯也提出了类似的假说,后人合称为康德————拉普拉斯假说。
尽管康德在自然科学上创造了许多辉煌的业绩,但他还是以哲学家的面目出现在大多数后人的心中,或者说他还是凭着哲学论著的影响铭刻在人类文明的史册上。
歌德说:“当你读完一页康德的著作,你就会有一种仿佛跨入明亮的厅堂的感觉。”康德在其三十多年的研究生涯中,留下了三部划时代的杰作:《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断力批判》(1790年)。另外他还著有《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言》(1783年)、《道德形而上学》(1785年)和《永久和平》(1795年)等书。
康德在三部批判巨著中分别阐述了自己的认识论、伦理学和美学思想。在《纯粹理性批判》中,他把人类的认识能力分为感性、知性和理性三类,分别对应数学、物理学和形而上学。他认为凭感性可以认识数学,凭知性可以认识物理学,而凭理性却无法认识“形而上学”。数学和物理学研究的对象是现象世界,而“形而上学”研究的对象是“自在之物”。现象世界是世界的显现,可以认识;“自在之物”是世界的本体,无法把握。他还提出了四组著名的“二律背反”,指出人的认识能力只能认识现象世界,不能认识“自在之物”。所谓上帝、灵魂和自由都是无法确知的,或者说是无法证明的。“形而上学”不能作为一门真正的学问而存在。在《实践理性批判》中,他提出了道德不是以符合个人或他人的幸福为准则的,而是绝对的,即人心中存在一种永恒不变,普遍适用的道德律。道德是“绝对命令”,是“应当如此”。道德应该符合正义而不是个人幸福。但他又提出人可以感觉到意志自由,生命长存。上帝永远指导着世间万事万物,上帝万能,灵魂不死,有德之人最终能够得到最大的幸福。在《判断力批判》中,他批评并融汇了当时各派的美学观点,开创了独特而复杂的美学体系。他指出艺术源于天才,上帝创造一切。美应该从大自然和人的道德中寻找。可以说,康德在第一部书中否定上帝,却在第二部书中证实上帝,又在第三部书中寻找上帝。康德以他的三部《批判》实现了他理想中的真、善、美的统一,构筑起三位一体的神圣的哲学殿堂。
康德把他的时代称为“批判的时代”。他一方面批判莱布尼兹——沃尔夫的“形而上学”体系,批判封建神学;一方面又批判无神论、唯物论,为神学向科学争得一席之地,试图调和唯物论与唯心论的矛盾。康德创立了德国的古典唯心论,发起了德国的资产阶级哲学革命。海涅在《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中写道:“德国被康德引入了哲学的道路,因此哲学变成了一件民族的事业。一群出色的思想家突然出现在德国的国土上,就像用魔法呼唤出来的一样。”德国的唯心论的发展正是费希特批判康德,谢林批判费希特,黑格尔批判谢林的过程。而黑格尔辩证法的起点也正是康德哲学。黑格尔哲学解体后,许多德国大学的哲学又发展为新康德主义,他们的口号是“回到康德”。而十九世纪后期直至二十世纪中现代哲学中的新实在论、现象主义等思潮也可从康德哲学溯源。
图片附件:
QQ截图20150322202043.png
(2015-3-22 20:29, 38.14 KB) / 下载次数 79
http://www.txtnovel.vip/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IyMDYyNXw4N2JmODY2MXwxNzQ1OTk4Mjk0fDB8MA%3D%3D
附件:
【书香门第】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rar
(2015-3-22 20:29, 121.27 KB) / 下载次数 208
http://www.txtnovel.vip/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IyMDYyNnxkY2ZjMDFkM3wxNzQ1OTk4Mjk0fDB8MA%3D%3D
作者:
无力回天
时间:
2015-3-25 11:52
哲学科学的科学,值得一看
作者:
7_迦
时间:
2015-4-10 12:59
谢谢分享~
作者:
2284500938
时间:
2015-5-11 11:40
感谢分享
http://url7.me/RZSQ1
http://url7.me/adSQ1
http://url7.me/BeSQ1
http://url7.me/reSQ1
http://url7.me/XWTQ1
http://url7.me/CmSQ1
http://url7.me/knSQ1
http://url7.me/aoSQ1
http://url7.me/FpSQ1
http://url7.me/QsSQ1
http://url7.me/VtSQ1
http://url7.me/RvSQ1
http://url7.me/3wSQ1
http://url7.me/BxSQ1
http://url7.me/9ySQ1
http://url7.me/g2TQ1
http://url7.me/P3TQ1
http://url7.me/A4TQ1
http://url7.me/G5TQ1
http://url7.me/3ATQ1
http://url7.me/5BTQ1
http://url7.me/OGTQ1
http://url7.me/LHTQ1
http://url7.me/ZJTQ1
http://url7.me/PKTQ1
http://url7.me/9LTQ1
http://url7.me/6MTQ1
http://url7.me/ZNTQ1
http://url7.me/SfSQ1
http://url7.me/wPTQ1
作者:
fffxxxqqq
时间:
2015-5-11 11:46
值得一看
作者:
jslxxzz
时间:
2015-6-5 05:15
应当看,但康德的书不太好读啊。
作者:
gatundu
时间:
2015-7-26 20:52
权利的科学
作者:
xiximiao
时间:
2015-7-30 21:52
谢谢分享
作者:
www19793
时间:
2015-8-30 23:05
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gcp7316
时间:
2015-10-3 10:08
谢楼主分享
作者:
gaohuikk123
时间:
2016-3-11 13:42
非常喜欢
作者:
gaohuikk123
时间:
2016-3-14 09:00
非常期待的一部好书,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吾爱诗诗
时间:
2016-4-4 09:18
多谢楼主分享
作者:
悲观叔本华
时间:
2016-5-12 12:11
好书。。。。
作者:
sauer
时间:
2016-10-28 09:54
谢谢分享
作者:
让心去旅游
时间:
2016-11-5 09:33
谢谢分享
作者:
yuyang6123
时间:
2017-5-5 10:25
多谢楼主分享
作者:
ashes_0001
时间:
2017-7-26 03:48
哲学科学的科学
作者:
li7669
时间:
2017-9-6 19:56
谢楼主分享好书
作者:
zhang77414
时间:
2017-11-14 10:06
谢谢楼主分享
欢迎光临 书香门第 (http://www.txtnovel.vip/)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