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门第

标题: 【原创】《看见》作者:柴静(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打印本页]

作者: 北辰夕巽    时间: 2014-7-16 14:21     标题: 【原创】《看见》作者:柴静(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attach]2069720[/attach]
【原书文案】
内容简介

《看见》是知名记者和主持人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十年前她被选择成为国家电视台新闻主播,却因毫无经验而遭遇挫败,非典时期成为现场记者后,现实生活犬牙交错的切肤之感,让她一点一滴脱离外在与自我的束缚,对生活与人性有了更为宽广与深厚的理解。
十年之间,非典、汶川地震、两会报道、北京奥运……在每个重大事件现场,几乎都能发现柴静的身影,而如华南虎照、征地等刚性的调查报道她也多有制作。在书中,她记录下淹没在宏大叙事中的动人细节,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
一如既往,柴静看见并记录下新闻中给她留下强烈生命印象的个人,每个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没有人可以只是一个旁观者,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书中记录下的人与事,是他们的生活,也是你和我的生活。

编辑推荐:
央视知名记者、主持人柴静,首度出书讲述十年央视生涯。个人成长的告白书,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柴静个人成长的自白书。从对新闻一无所知的新人,尝遍失败、迷茫、摔打的滋味,到如今成为央视最受欢迎的女记者和主持人,柴静从未停止反思和追问,《看见》告诉你柴静何以成为柴静,她经历过什么,思考着什么,又记下了什么。
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华南虎照事件、药家鑫事件……在新世纪头十年的几乎所有重大事件中,都能看到柴静的身影,通过她在新闻热点第一线的真实记录,我们可以更真切、更深刻地读懂中国,了解我们身边这块土地上曾发生过的与我们的命运休戚相关的大事,知道它们如何发生,我们又该怎样面对。
我们自己的故事。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在柴静的节目和文字中,无论是汶川地震、征地拆迁、家庭暴力,还是卢安克、药家鑫,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在他们身上,也可以看到我们自己,他们的故事,某种意义上也是你和我的故事。

作者简介:
柴静,山西临汾人,1976年出生。
曾在湖南文艺广播电台主持“夜色温柔”,在湖南卫视主持“新青年”。
2001年进入中央电视台,先后在“时空连线”“新闻调查”“24小时”“面对面”等栏目担任主持人与记者。
现为央视一套专题节目《看见》主持人。

【站内连接】
http://www.txtnovel.vip/thread-1528315-1-1.html

【原文地址】


【书籍类型】
自传+纪实类作品

【推荐指数】
★★★★★

【原创书评】

【原创简介】
        柴静在央视十年的经历与感悟。

【原创评论】
        记得《看见》刚出版的时候,经常在书店和当当看到显眼的推荐,封面上的柴静笑的温暖恬静,坐在农民中间,微笑着注视眼前的小男孩。当时听说过柴静,但是没有看过她的节目,大概知道她是做新闻的,这本书是她对自己工作的一种记录。新闻工作者的自传,一定是理智,客观,准确的,我并没有对这本书抱有太大兴趣。假期闲来无事,恰好手边有这本书,于是拿来翻阅,一翻便有点放不下手,几乎一口气读完。

        我读的自传并不多,柴静的这本《看见》应该是比较特别的,她不是在功成身退或垂垂老矣的时候站在高处回望自己的一生写下自己的感悟与经验,也不是简单叙述自己的人生经历——什么时候出生,成长在什么地方,童年少年时期有什么影响自己一生的经历,怎么走向新闻记者这个职业,职业中的收获……这种套路。《看见》记录的是柴静从2000年进入中央电视台到2013年书籍出版中间十二三年自己做过的一些新闻节目,中间穿插着自己的心路历程与成长。

        《看见》有许多让我觉得新奇的地方,其中之一是,这本书是变化的,书中的柴静是变化的。从她2000年接到陈虻电话获得进入央视的机会开始,叙述了她从刚开始的手忙脚乱屡屡受挫心灰意冷到一点点受到各方的点拨帮助理解鼓励最终找到自己的位置的全程转变。不是干巴巴地叙述自己心里的想法,而是把她身上发生的事说出来,把别人对她说的话记下来,读者在读的过程中自然就能体会到她所处的环境和她的心理变化。有些东西无法言说,但感受是共通的,我们在读的时候就是知道,理解。

        经过非典,柴静算是正式进入角色,后面一章章挑了她工作这十年比较有代表性的社会事件记录,双城连续服毒事件,同性恋,吸毒妇女,家暴,山西环境污染,两会,土地问题,汶川地震,华南虎,北京奥运,卢安克,药家鑫……最后回归到她在央视的工作。她说的许多事件都是当时社会反响很大的,我多多少少也知道,但没有深入了解。看柴静从头到尾在她的角度把这些事又讲一遍,顿时有了许多新感悟,也是之前看新闻报道的只言片语不曾有的体会。

        柴静在写自己做节目的过程,不仅写了工作,还写了自己在工作过程中的学习,进步,心理转变。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游走在社会与个人中,游走在矛盾与冲突里,工作性质的原因,社会对记者的评价和要求总是有些复杂。柴静显然是非常有上进心的记者,她在工作中不断拷问不断反思不断改正,看得出花了很多心思。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可是我们大部分人都只顾着茫茫然向前走,并不细想自己到底要去哪里,为什么出发。新闻节目总有结尾,调查也不能永远继续,但现实中的问题有看不到尽头的未知结局,生活也还是要继续。我很喜欢柴静最后一章结尾处一人在公园所见所想的那段话,以此结尾——
长空正滚滚过云,左边不远处是湖,风从湖上来,带着暗绿色的潮气,摇得树如痴如醉。更远处可见青山,两叠,浅蓝青蓝,好看得像个重影,当下此刻,避人默坐,以处忧患。

湖在脚下,乳白色清凉的雾里全是青草的味儿。没有人,听很久,茂密的草丛深处才听到水声。水无所起止,只知流淌,但总得流淌。山高月小,它要滴落,乱石穿空,它要拍岸,遇上高山峡谷,自成江河湖海。此刻这水正在平原之上,促急的劲儿全消,自顾自地缓下来,一个温柔的转弯推动另一个温柔的转弯,无穷无尽,连石头都被打磨得全是圆润结实,就这么不知所终,顺流而去。






作者: 黑嘿黑    时间: 2014-7-16 16:18

几乎没怎么看过整本的自传类书籍,印象中这类的书籍都是每天看来感悟生活励志用的 -333 原谅我这个渣渣
看书评觉得是一本很真实很有启发的作品~
作者: 伊朵浮云    时间: 2014-7-16 19:40

我觉得她挺厉害的,可是一直没机会去读这本书,感觉小说更有吸引力
作者: 北辰夕巽    时间: 2014-7-16 22:17

与之偕老 发表于 2014-7-16 19:40
我觉得她挺厉害的,可是一直没机会去读这本书,感觉小说更有吸引力

是啊,不过小说读多了歇歇回头看看现实也是种调节吧~
作者: wwwsssdddfff    时间: 2022-10-13 11:39

这位是著名不让中国人呼吸的代表人物,连中国人喘气都有罪,向西方主子摇尾乞怜,打着为老百姓说话的旗号干着出卖丑化中国的事,一点真正为中国好的想法都没有,最恨中国的就是她这批人,一边让国人替西方造的孽买单,丝毫不把国人当人看,哪出事哪有她,但都是抱着把事搞大搞的更乱为目的,面对“中国人是不是人”的质问,柴犬那轻蔑的表情代表了她的立场,更可笑的是自己怀孕不停抽烟,去美国生了个残疾孩子,非得恨中国恨的要死要活的,说中国环境污染造成的,不让中国发展军事和制造业,不让中国人开车,甚至不让中国人炒菜,最后嫌弃中国人多 连喘气都污染环境,而她所跪舔的西方**把污染的工厂放在中国,给最低的工资待遇,压榨中国老百姓的健康,一边大肆浪费着各种资源,抢着别国资源,把其他国家搞得民不聊生,还把大量生活垃圾送到中国来,不要就翻脸,这她怎么看不见呢,中国老百姓不需要这样的人替自己说话,毕竟疫情后那幸灾乐祸见不得中国好的嘴脸太恶心人




欢迎光临 书香门第 (http://www.txtnovel.vip/)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