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门第

标题: 【原创】《东方快车谋杀案(波洛系列)》作者:[英]阿加莎·克里斯蒂(十二人挥下的审判之刃,道德与法律的两难之争) [打印本页]

作者: 淡淡青韵    时间: 2012-8-24 16:39     标题: 【原创】《东方快车谋杀案(波洛系列)》作者:[英]阿加莎·克里斯蒂(十二人挥下的审判之刃,道德与法律的两难之争)

本帖最后由 曾九落 于 2012-8-25 16:22 编辑

[attach]1589942[/attach]

【文案】
大侦探在东方快车上巧破一桩谋杀奇案的故事。波洛乘上东方快车,夜间三次被吵醒,第二天清晨便发现同车的美国富商雷切尔被人谋杀,死者被戳了12刀。
波洛根据他所观察到的各种可疑迹象以及同车人士的讯问,并结合美国实行的12人陪审团制度等情况进行逻辑推理,成功地揭开了一起“集体复仇”奇案。


【推荐指数】★★★★★(复仇,亦或是一个披上了神圣与正义之光的仪式。)

【链接】http://www.txtnovel.vip/thread-159296-1-1.html

【书籍类型】 侦探推理 复仇 密闭空间 现代

【原创书评】

原创简介
    波洛探案集中的精品之一,法律与道德,理智与情感的大战。波洛最终的选择是,让一切交给那位憎恨雷切特的不存在的陌生人。

原创评论

    世界上总有许多无解的问题,不是不能做出回答,而是这个问题没有正确答案。列车上发生的这起谋杀,同样将侦探波洛陷进一个法律正义与道德正义的两难局面。而最终,波洛选择了道德的正义,这似乎是顺应了人性的。或许他做对了,或许他也错了。


    作为被谋杀的对象,卡塞蒂确实罪大恶极,也通过行贿逃离了法庭的审判,可是仅仅因为这个,那12个人真的具有审判他的资格吗?在死者无知无觉、毫无防备的时候,他们挥下了手中自认为有力的利刃,一刀一刀,吞噬了死者的生命,在他们眼里,复仇的对象,已经不再是可以和他们平等的人,而只是一个祭品,为了复仇这场仪式所要付出的祭品。其中的每一个人在这场仪式上,似乎代表了上帝,他们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让自己能够有勇气去夺取一个活的躯体的性命。在那一刀刀下,怯懦者借此逃避罪责,柔弱者借此贯彻意志,真有勇气者则借此获得更大的荣耀。在那一刻,那个所谓复仇的仪式上,每个人仿佛都披上了一层正义的外衣。

    在这本书里,无论是凶手还是死者,本应该明晰的善与恶突然变得浑浊起来,凶手以复仇之名,却用一种冰冷无情的方式剥夺死者的生命;死者被害本就是不幸,可他却是一个罪大恶极的罪犯。理性与感性之间,不同的态度让黑白分明的边界变得灰暗。

    文章中的死者也许有人会感叹他死有余辜,但是无论死者如何,那些人没有权利去确定他的下场。电影版中的波洛有一句话:

法治必须高于一切,即便有失公允,也应重拾信念使其历久弥坚。法律信念一旦崩塌,文明社会将无栖身之所。
                 The rule of law,it must be held high!And if it falls,you pick it up and hold if even higher!For all society,all civilized people,will have nothing to shelter them if it is destroyed!

    法律的诞生是为了维护我们的权益,它是引导我们走向文明的象征,我们维护它,因为我们相信它。可如果因为法律让我们失望,就决定自己去裁决,那么在这个社会法律又有什么存在的意义?道德与法律孰轻孰重,没有确切的答案,但是这并不代表有人可以借道德的名义,轻易地取走一个人的生命。

    书的结尾,似乎是“坏人罪有应得,好人幸福一生”。但是当那些人选择谋杀的方法去复仇的时候已经决定了,他们注定会一辈子背负卡塞蒂之死。他们的确赢了,也的确输了。



作者: 梁墨言    时间: 2012-8-24 20:08

我好像第一次看见科恐的书评0.0
涉及人性神马的,我都觉得好纠结,看完书评我觉得这书好文艺
这已经不仅仅是一桩谋杀案,这就是对人性的探索啊有木有
作者: 宠儿wang312    时间: 2014-4-20 15:22

比利时人波罗,在火车这个密闭的空间里,上演了一场华丽的推理表演,有人也许还是会觉得那些审判者是对的,可是如果每个人都是审判者呢?那样法律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社会会变的更加混乱,这样的正义不是真正的正义,所以还是要支持波罗的。
作者: wwqqll5860    时间: 2022-7-4 11:59

阿加莎是我最喜欢的侦探小说家。东方快车更是我最最喜欢的一部侦探小说!
看到结局的时候我惊讶极了。而且也不可复刻,后面再有学东方快车的杀人手法的,也不会再给我同样的冲击性了。
阿加莎的小说真的是即有质又有量,还充满了各种创意。
作者: SurKo    时间: 2022-8-7 22:29

竟然看到推这个!!!太感动了!!阿加莎不愧是推理女王,东方快车谋杀案脑洞大开,由于太有名在看之前就知道真相,但完全不会影响看书的热情,小说及电影都是经典。电影首推大卫版的波罗,电影中探讨“是否能以正义之名,不受法律制约,制裁他人”让人印象太深刻。
作者: 陳小豬    时间: 2023-1-7 14:08

可是我觉得东方快车谋杀案事件的背后,是法律/警察/时代的无力耶,很明显是他们已经诉诸法律、警察等等手段,但终究没有办法使其定罪阿! 而且当中的所有人,有的是亲人有的是当时案件的当事人,他们在这几年的岁月中,饱受到精神上的摧残,这些当事人,在当时的案件中他们不是损失了亲人,就是从此的人生天翻地复的改变。如此重大的案件,最后是曾经抓到真凶,然而在死者的一系列的运作/也有可能是法律上的漏洞等等因素下,这位杀人犯,没有获得其应有的惩罚呀!于是所有人才会在时间的洪流下决定,自行审判。

所以,面对这个案件波罗显得很无力,他在查车上案件的时候也查到过去的真相了,那他要怎么办,怪自己当年没有对这个案子感兴趣然后破案吗? 还是怪这群既是受害人也是加害人的人呢?绳之以法?那这些人破灭的人生谁来还给他们呢。如果当时法律等等各种因素能够使坏人绳之以法,想必这些人也不会选择这种方式自行復仇了阿。

另外,我想波罗他在这个案件中很明白一件事,他们12人没资格审判其他人,但同样的道理他也没资格去审判其他人。在合格的社会条件下,只有法律能够审判人,但这些人是不公正的法律下的受害者,那法律有资格审判他们吗?

这背后探讨的除了法律跟现实等等的两难,还有,面对不公正的法律,我们是不是应该要去调整、去改正。法律是人修订,世人所以会有随着环境调整的需求。所以也不应该是绝对意义的法律凌驾于人类之上吧。或者,法律凌驾于人之上,但真理凌驾在法律之上。指是真理是很难公正地去评判;定义。

这些才是我看到后的心得,面对法律跟正义,谁能说谁呢。这裡面因为不够专业的警察(?),造成无辜的女僕自杀以证清白,可是人死了就是死了,什么事他也无法活过来,要说凶手,比起这个死者,有没有可能是这些想要逼供/自以为是的警察呢,所以这个案子我很难不去偏袒这一大群凶手,因为是社会对不起他们阿!!!他们最后发现法律没能给他们应有的公道,只好选择自己一起动手!



补充内容 (2023-1-7 14:42):
另一方面我要补充我在某种意义上,不认为他们这种私刑有错的原因,是现行法律制度下,被冤枉可以有国赔,判决后还能再上诉,但当时,法律确实不够完善的条件下,他们没有任何救济手段,来惩罚凶手。

补充内容 (2023-1-7 14:57):
现行法律,一开始可能女僕不会自杀,后来也不可能抓到因各种操弄使凶手释放,就算这样真的上述发生了,只要他们在时限内(其他条件),努力蒐集证据、上诉等等还是有机会将犯人绳之以法,有方向,就不会选择铤而走险。
作者: 徐伶俐    时间: 2023-6-29 09:58

只看过电影,小时还真的没看过
作者: gumi1114    时间: 2023-7-2 07:27

看的时候已经被剧透了,看完感想大概是“如果法律无法制裁恶棍,就让正义来制裁吧!”
作者: 占心师    时间: 2023-7-2 20:40

其实我还挺喜欢这本书的结局的。
我支持程序正义,是因为在现实的鲨人案里,能清晰明了100%确定凶手的案件其实不多,哪怕认真走完程序,也不能完全避免冤假错案,滥用私刑很可能导致悲剧X2。
但作为读者,东方快车这个案子里,死者确实死有余辜,不存在冤假错案的可能。他既然钻了法律的漏洞逃避了惩罚,那受害者家属同样钻法律漏洞复仇,这就很公平——做人不能既要又要,法律本质是社会契约的产物,签了契约就得履行条款,你不能一边拒绝法律的约束,一边又想享受法律的保护,这很双标。所以这个人死的一点都不冤。
当然,对宰了他的12个受害者家属而言,我觉得他们的行为确实不适合以法律制裁,这会显得法律本身欺软怕硬。但如果被他们宰掉的这个人也有家属,也有复仇的意愿和智慧,最后还成功了——emmmm那我觉得对方确实也有复仇的资格。
法律会平等的保护每一个人,挣脱法律约束的人也会失去法律保护,进入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这才是代价。
而主角波罗的做法也完全没问题。他只是个侦探,不是警察,不享受公职人员的权力和福利,那当然也没有公检法从业人员维护程序正义的义务。他最后没有揭露真相,说白了就是在行使一个普通公民的沉默权,合情合法合理。(是的,我觉得,如果他的身份设定是警察的话,发现了真相却保持沉默的话……问题就很大。公检法从业者如果自己都不尊重程序正义,那这个体系的运作肯定得崩,倒霉的还是普通人)
作者: lifezhong2    时间: 2024-2-26 01:29

这部我个人觉得没有尼罗河那部精彩
作者: 一依度    时间: 2024-2-26 10:24

阿加莎作品我最爱的一本!
虽然现在集体谋杀都不算多新鲜了,但,小时候看到真相揭示时,震撼的脊椎发麻。
精妙绝伦的推理,离奇意外的反转,严谨创新的作案手法,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都是推理破案小说的必须要素,脑洞大开会令读者沉浸书中,欲罢不能,可是,这么多年过去,真正令我念念不忘的,居然还是真情。
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乍看素昧平生,为何齐聚在这穿行于雪海苍松的列车上?为了报复——为了爱——为了一个人!
当我知道真相那一刻,最震撼我的已经不再是真相本身,甚至不是那个夜晚每个人如献祭般人人手沾鲜血,而是,我真好奇这些人如何联系起来,哪怕彼此陌生,毫无关联,仍愿组成牢不可破的同盟,越思考这个,我越理解波罗最后为何轻轻放过——少女的鲜活生命,这么多爱她的人多年来都无法释怀,这种重量,早已超越一切,所以死者是报应,是天道轮回。
真的很喜欢阿加莎这本书。
另外,外国悬疑推理小说居然也能推荐哈哈哈
作者: mikaile    时间: 2024-3-3 10:48

当律法无法声张正义时,自然会有别的替它履行职能,律法毕竟是人为的
作者: 午夜蝉    时间: 2024-3-3 13:50

这本好看,电影我也看过,波洛的质疑确实很有力,但结尾他也还是选择了道德上的正义,其实看的时候感觉有点像《地狱少女》给人的感觉,复仇的人看似正义,但其实也一样要下地狱。理论上法律确实高于一切,但是现实生活很多时候法律并没有达到它应有的高度,这不光是说法律条文上的正义与否,也取决于执行过程中的每个人,每个步骤,法律是文明的象征,没有法律文明就不复存在了,但绝对意义上的法律正义也是不存在的,因为法律本身也没法完全代表正义,所以从这点来说,法律是文明的象征,但不是正义的象征,所以才需要道德约束和教育来进行填补,失去了法律,弱肉强食就会趁虚而入,这是文明社会所没法避免的,老实说,我觉得永远也没法避免,科技发展能够填补一部分,但是涉及到人就很难有绝对化的结果,因为正义本身就没办法绝对完美的执行和实施,所以波罗在里面确实显的很无力,就连电影都是灰暗的色调,因为现实和理想,法律和正义没办法完美调和。




欢迎光临 书香门第 (http://www.txtnovel.vip/) Powered by Discuz! X2